“冲鸭”! 重庆首次救护的中华秋沙鸭“归队”了
中华秋沙鸭
手术持续了近两个小时
“秋秋妹”开始了迁徙之路
护送“秋秋妹”回到綦河
“飞起来了,飞起来了!”3月12日上午10点28分,重庆江津区西湖镇綦河边,当“秋秋妹”在水中腾空起飞的那一刻,重庆动物园技术主管匡高翔难掩心中激动。
“秋秋妹”是一只成年雌性中华秋沙鸭,20多天前,它被送到了重庆动物园进行紧急救治。在这里,它得到了精心的救护,还被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重庆首次救护中华秋沙鸭!
急救
重庆首次救护中华秋沙鸭
2月14日上午11点25分,重庆动物园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接到江津区林业局的紧急求助电话:一只成年雌性中华秋沙鸭,有外伤,精神状态极差。
“重庆从来没有救护过中华秋沙鸭,全国也很少有类似的案例。”匡高翔说,中华秋沙鸭被称为“鸟中大熊猫”,是与大熊猫、华南虎、滇金丝猴齐名的国宝,全球仅有2400~4500只。救护中心立即做好术前准备、特殊食物购买和后期隔离护理场地等准备工作,并为中华秋沙鸭开启无障碍通道。
当天中午12点35分,受伤的中华秋沙鸭抵达救护中心。通过兽医集体会诊,它的胸部右侧有一道近6厘米的陈旧性撕裂伤口,伤口已感染,且部分组织坏死。“它的身体状况很差,必须立即手术。”兽医邹俊说,当时情况已经非常紧急。兽医团队立即展开救治手术,对伤口进行清创、消毒和缝合。手术持续了近两个小时,下午2点35分,手术顺利完成。
随后,这只中华秋沙鸭被转入为它特别准备的隔离护理场地。这个场地用蓝色条布遮挡,最大限度地减少周围环境干扰,为它提供了一个相对隐蔽又较为安静的环境。
康复
全天候守护身体逐渐好转
虽然这次手术很成功,但是中华秋沙鸭术后的精神状况还是较差,不主动进食。工作人员采取填食措施保障它摄入足够能量,并全天候守护着它。通过两天的细心护理,中华秋沙鸭恢复情况良好,并在2月17日开始自己进食。
“我们发现它主动吃了一条泥鳅,大家都非常高兴!”主管饲养员王鹏说,2月18日,中华秋沙鸭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并逐步练习飞翔。中华秋沙鸭的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好,这让救护中心的所有人都兴奋不已。大家商量着给它起了一个可爱的名字——“秋秋妹”。
2月23日,“秋秋妹”的伤口愈合情况良好,兽医决定为它拆线。之后,“秋秋妹”平均每2小时就要进食一次,每天自主采食的食物也从120克左右逐渐增加到150克左右。“最开始,我们担心它下水后影响伤口愈合,就把食物放在餐盘里。之后,我们再慢慢地把食物放进水里。”王鹏说,随着“秋秋妹”身体好转,水池的水深从最初的5厘米逐渐加深到了30厘米。
王鹏说,“秋秋妹”最爱吃泥鳅和鲫鱼,但是它也很挑嘴,超过20克的泥鳅和超过60克的鲫鱼,它都不会吃。因此,“秋秋妹”的食物都是精挑细选。大家都希望它多吃点,身体尽快康复。
放飞
赶在迁徙前顺利“归队”
随着天气转暖,“秋秋妹”变得越来越活跃。“它每天要飞三四十次,累计要飞行半小时左右。”王鹏观察发现,“秋秋妹”想家了,它总是朝着北边飞行,这正是中华秋沙鸭迁徙的方向。
一定要赶在迁徙前,让“秋秋妹”“归队”!3月12日早上8点不到,江津区林业局副局长莫永东就带队赶到重庆动物园,准备护送“秋秋妹”回到它和同伴们栖息的綦河。莫永东介绍,自2012年首次在江津区西湖镇綦河记录到了中华秋沙鸭的身影后,每一年都会有一群中华秋沙鸭在此越冬。去年冬天,綦河江津段的中华秋沙鸭数量达到37只,创下历史新高。目前,綦河江津段已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最稳定的中华秋沙鸭集中越冬地之一。
在重庆动物园和江津区林业局工作人员的共同护送下,“秋秋妹”回到了西湖镇綦河边。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盒子打开,只见“秋秋妹”迫不及待地冲了出来,直接蹦进水里。它在水中游了一会儿,突然展翅起飞,越飞越远。之后,工作人员对“秋秋妹”进行了放飞监测,发现它已经找到同伴,并开始了迁徙之路。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刘波 甘侠义 摄影报道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重庆轨道5号线北延伸段、24号线一期迎新进展
- 人民网重庆3月14日电 (胡虹)14日,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发布消息,由重庆轨道集团承建的轨道交通5号线北延伸段、24号线一期工程建设又迎来了新进展。 日前, 轨道交通5号线北延伸段悦港大道站主体暗挖导洞顺利贯通,标志着椿萱大道-悦港北路段全线贯通,为后续施工按下了“快进键”,有效保障了站后铺轨节点工程的顺利推进。…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