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碧水向东流 重庆永川治理一条河提升一座城
一碧江水,两岸葱茏。重庆市永川区临江河河段波光粼粼,周边林立的高楼、翠绿的树木倒映水中,市民沿河悠闲地漫步,呈现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画卷。
临江河是长江的一级支流,永川的母亲河。2017年开始,重庆市永川区将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作为全区“一号民生工程”,通过“治理一条河,改变一座城”,带动城市环境和生态治理大幅改善,工作经验作为重庆唯一生态环保实践范例在全国推广。
永川区智慧城市数字指挥大厅。徐雯瑄摄
高位推动 科学治水
河流监管“耳聪目明”
“通过这个智慧系统,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污染问题,缩小排查范围。”近日,重庆永川生态环境智慧综合监管平台开始试运行,永川区生态环境智慧综合监管平台负责人操作着大屏幕并进行讲解。不难看出,在这个智慧系统的有力辅助下,永川河流治理做到巡查不留盲区死角。通过影像对比同期水质监测数据,精准掌握区域水质动态。
据悉,永川生态环境智慧综合监管平台在永川大数据产业园建成并投用。该平台包括生态环境监测感知体系、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中心、生态环境综合展示平台等内容。在水环境综合监管上,该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创新技术,基于卫星遥感、高密度监测设备,通过构建水环境感知监测体系,融合水文、工业生产、互联网等多源大数据,建立“精细、科学、落地”的水环境监管体系,为精细化管控提供系统科学的决策支持。
为将溯源情况进行留存并更加直观地进行展示,为监管部门提供决策支撑,该平台开发了水基因溯源一体化平台,并与永川区生态环境智慧综合监管平台进行集成。该平台主要包含污染源、水基因统计模块及全流域水基因走航溯源模块,将污染源影响情况进行可视化展示,辅助监管单位进行决策和管理,为监管部门提供全面的河道信息,为有效水质管理打下基础。
工作人员在永川区临江河红旗河段清漂。徐雯瑄摄
上下联动 清单治水
“河长制”巧促“河常治”
“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谈及河流治理的生态保护问题,如何做到“一江碧水向东流”?永川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小梅概括得生动形象。
近年来,永川区紧紧围绕“一河一长、一河一策、一河一档”的总体思路,印发了《永川区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开展“1+11”专项整治,立足自身实际,结合自身需要,在重庆市率先将河长制调整完善为河段长制,临江河流域内确立区级河段长32位、区级部门河段长78位、镇村河段长422位,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
走在临江河支流红旗河河岸,永川区中山路街道棠城社区党总支书记,辖区河段河长邓顺义正登录着“永川水环境”手机APP,利用巡河轨迹管理功能,开始巡河工作。“这些美人蕉、铜钱草、旱伞草可是净化水质的卫士,不仅可以吸附污染,看着也赏心悦目。现在环境美了,巡河也变成了一种欣赏。”邓顺义一边巡河一边风趣地介绍。
靓丽美景入画来。永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生态底色 创新治水
清水行动疏通次级河流“毛细血管”
53岁的朱小红在永川居住了二十多年,提起三岔河的发展变化,她感慨万千。
随着城市中心东移,三河汇碧片区“脏、乱、差、破、旧、危”现象日益突出。“我原先都打算搬走,居住环境太差了,根本住不下去。”朱小红直指痛点,道出曾经的打算。她回忆,曾经的三岔河水又黑又臭,河道旁根本没有人停留,大家无不加快脚步,匆匆而过,打开窗,臭味就扑面而来。
为消除城市建成区内黑臭水体,再现临江河“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三河汇碧”的美景,永川区启动了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打响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攻坚战”。
2019年,永川区按照“城市双修”思路,全面启动三河汇碧片区整体改造。拆违去旧、更新网管,建立社区级公益图书馆。在玉屏书院的展板墙上,记录着三河汇碧片区的蝶变。
此外,永川区还在创新治理上下足功夫,积极探索出“千沟万塘” 的清水行动。结合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实施“千沟万塘” 清水行动,采用“截、清、生、用”等多种方式消除“千沟万塘”黑臭水体,疏通次级河流“毛细血管”,水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如今,临江河河水已逐渐由黑变清,曾经的城市“污点”正被打造成城市亮点。
“水清了、岸绿了、生态更美了,我们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现在河里也有鱼儿,大家饭后都来河边散步,周边休闲娱乐,亲子活动一应俱全。”看着眼前的三岔河,朱小红席喜上眉梢,推窗见景在永川成为一种常态。
永川区生态环境局局长蒋洪林表示,通过高水平的治理保护,不少企业纷纷落户永川,市民们的生态环境满意度也大幅提升。“治理一条河,提升一座城”已然成为永川区治理方面生动的实践案例。
青山隐隐,碧水迢迢。永川将继续以水为墨、以绿为题,写就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一江碧水向东流”的秀丽诗篇。(徐雯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