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原创

三代同唱“一出剧”

胡虹
2022年05月23日08:09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谭冬鸣给孩子上课。受访者供图

  “大足宝顶山,有一群石菩萨;经历了八百多年,风吹和雨打;大足的山大足的水,大足的石刻世界之最……”

  走近重庆市大足区雍溪镇的古戏楼,闻得咿呀唱腔。叩门,声停,一个穿着素雅的女士拉开大门。

  “我就是谭冬鸣。”气质淡雅,眉目传神,声音中有着长期吊嗓的清亮和力度。

  受邀进入古戏楼,谭冬鸣的师兄,正带着15个孩子在院子里进行戏曲表演的“手、眼、身、法、步”练习。

谭冬鸣的师兄正在给孩子上课。人民网 胡虹摄

  “孩子们在为今年的重庆市中小学戏曲小梅花展演加紧排练。”谭冬鸣说。

  52岁的谭冬鸣是大足区戏剧曲艺协会会长,是大足区“校园川剧艺术传承培训基地”的负责人,她带领学生排演的川剧,连续三年在重庆市中小学戏曲小梅花展演活动中斩获集体项目二等奖、最佳展演节目奖等荣誉。

  在她看来,川剧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积淀丰厚的历史精神活标本与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为更好地推广川剧,他们培养“幼苗”,通过老调新唱,让川剧走进现代人们的生活,更好地实现活态传承。

  川剧是父亲留下的衣钵

  一座古楼,一出川剧。

  对于川剧的爱,谭冬鸣有着特别的情感,似乎与生俱来。

  “再不传承就没有了。”

  谭冬鸣出生在大足的一个川剧世家,父亲是大足川剧团的鼓师,母亲是当地的川剧名角,谭家三个孩子,从小在剧团长大,谭冬鸣是最小的一个,却和川剧的缘分最深。她从小能歌善舞,11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川剧训练班。半年培训,谭冬鸣是练得最刻苦的那个。

谭冬鸣在整理戏服。人民网 胡虹摄

  培训结业时,谭冬鸣有了人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登台演出。也是那时,她爱上了川剧,认定这辈子再也离不开它。

  1986年,16岁的谭冬鸣考入四川省川剧学校,为她打开了川剧艺术殿堂的大门,更为她日后的川剧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1年,谭冬鸣学成归来,大足川剧团却解散了,怀揣一身本领和梦想的她,没处唱戏了。

  剧团不在了,谭冬鸣和她的师哥师姐们散落四方。为了生活,谭冬鸣唱过歌、卖过衣服、卖过火锅、摆过地摊……

  每当夜深人静时,谭冬鸣总会想起父亲冬天在桥洞下教徒弟打鼓的情景。

  为了不扰民,父亲在桥洞下上课,脚边生一盆火取暖。那时,父亲年事已高,眼睛视物不清,腿脚走路不方便,却依然坚持每天一早拄着拐棍,坐40分钟的公交车去城边桥洞下上课。天气寒冷,谭冬鸣不想父亲去,父亲有些生气地说:“再不传承就没有了。”

  2015年,谭冬鸣的事业出现了转机。这一年,谭冬鸣的父母和原大足川剧团的老师们一起努力,成立了大足区戏剧曲艺协会。

  协会成立后,年迈的父母不仅亲自在协会里带徒弟,还拿出多年储蓄的养老金购买乐器、戏服。“我们年纪越来越大,大足川剧的未来还得靠你们。”父母的期望也是自己的梦想,为了不让老两口那么辛苦,谭冬鸣接下接力棒,与川剧再续前缘。

谭冬鸣的师姐在给孩子上课。人民网 胡虹摄

  幼苗是川剧的希望

  “手在‘流水’这个词的时候就要放在胸前,而到‘行舟’这个词的时候眼神要到位,富有感情变化,不要晃神……”

  在古戏楼内,谭冬鸣的师姐在戏台上指导学生们抠细节,大家凝神屏气,一丝不苟,仔细听着老师的讲解,随着老师的动作练习。

  接下父母“重托”的谭冬鸣知道,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她想到了以前川剧团的师兄师姐。不过,和她一样,告别川剧已经太多年,他们害怕自己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功力,会误人子弟,所以纷纷拒绝。

  多次的“闭门羹”让谭冬鸣也想放弃了,但在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下,在自己多方奔走游说下,曾经川剧团的师哥师姐们终于回归了。

  “川剧传承得从娃娃抓起,让他们喜欢川剧,并从中发现苗子,这样川剧才有未来。”谭冬鸣说,要想川剧更好地传承,不仅要让同龄人爱上川剧,更要让小孩子也学习川剧。

  就这样,谭冬鸣一边自己收徒,一边和协会成员张罗着把川剧引入校园。

王俊龙在跟着老师学戏。人民网 胡虹摄

  2018年,在同样热爱川剧的大足区文化馆馆长杨庆的牵线搭桥下,谭冬鸣把川剧班开进了学校,智凤镇米粮中心小学也成了大足区首个“校园川剧艺术传承培训基地”。在这里,她招了4个班,每个班学生60多人。这些孩子当中大多数都是村里的留守儿童,谭冬鸣的想法是让村里的孩子都能叩开艺术的大门。

  “我没想到孩子们对川剧艺术的喜爱超乎我的预期。”谭冬鸣说,“其实最初练习压腿、下腰、走位等基本功的时候,既枯燥乏味又疼痛难忍,但孩子们没有一人抱怨,依然咬牙坚持过来了。孩子们的毅力和对川剧的热爱,让所有老师都很感动,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川剧传承的希望。”

  王俊龙就是谭冬鸣的得意门生。8岁拜入门,学戏3年,让个子不高,身材有些瘦弱,说话有些害羞的王俊龙,瞠目即炯炯传神,张口便声若惊雷。2021年,12岁的王俊龙在“全国中小学小梅花戏剧展演”中凭借扮演的生角荣获二等奖。

  “我的梦想是成为像谭老师一样的川剧演员。今年比赛我要争取得第一名。”王俊龙说。

  创新是为了更好地传承

  谭冬鸣努力没有白费,从2016年至今,大足区戏剧曲艺协会壮大到20人,其中教师团队10人,川剧成功走进大足区米粮中心小学、城南创新小学、万古镇中心幼儿园等近10所学校。全区有2000余人学唱川剧,学生下至3岁,上到80岁。

  2018年,“校园川剧艺术传承培训基地”被评为大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项目为传统川剧。2018年、2019年、2020年,该基地连续三年排演的川剧在重庆市中小学戏曲小梅花展演活动中斩获集体项目二等奖、最佳展演节目奖等。

  2019年,在当地相关部门和剧协的努力下,成功在雍溪镇举办“中国重庆大足首届川剧文化艺术节”。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肖德美,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王玉梅等川剧大咖纷纷登台献艺《张飞审瓜》《粉墨春秋》等川剧名篇。

  艺术节期间,雍溪镇实验学校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代表性传承人肖德美传习基地”的牌匾,围绕雍溪镇实验学校开展川剧的相关传承教学。

  但在谭冬鸣看来,自己做得还是不够。

《传承》剧照。受访者供图

  “现在,川剧已经在大足得到了普及,如果要更好的传承,必须要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融入更多新的元素,让川剧更为大众接受。”谭冬鸣介绍,她的作品《魅力大足欢迎您》,就是为拍摄推介大足石刻的短视频而创作,运用川剧高腔清唱的表现形式,宣传大足石刻的同时,也是她在创新川剧传承方面的一种尝试。

  有了这次的成功,谭冬鸣便放开手脚做大胆的融入和创新。2021年10月,她和母亲用川剧形式编排了一部展现了一家人四代同堂的传承故事的剧目,并取名为《传承》,在第六届重庆市社区艺术节上一路过关斩将,荣获重庆市一等奖。

  她又将大足巾帼女英雄饶国模的故事搬上舞台,创作了微型川剧《大足巾帼——饶国模》,既歌颂了饶国模无私奉献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又为川剧融入了“红岩魂”,让该剧受到一致好评。

  “今年的中国戏曲节,我准备带这部剧去‘打擂台’。”谭冬鸣说,为了让川剧有更高的传唱度,她还自己谱曲,邀请女儿填词,将幼儿园的歌曲创作成朗朗上口的川剧,让川剧以儿歌的形式在小朋友中间传唱。

  “无论如何,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把川剧传承下去。”谭冬鸣说,这是自己一家三代最大的愿望,也是所有热爱川剧的人共同的心愿。

(责编:胡虹、张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