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一位退休市民眼中的城市变迁记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十五年前,南川市民杨芸英退休后卖掉了粮站家属院的住宅,和丈夫一起搬到上海和女儿共同生活;五年前,她又返乡置业。从杨芸英的新家眺望,可以看到老城区全貌,步行至原来的住宅也不过二十分钟,从另一个阳台远眺则可看到新城,视野一半新一半旧。
回忆起十多年前的南川,杨芸英还记得,自己曾经居住的粮站家属院是南川区的“城心”。那时的南川城区很小,西大街差不多就到头了,坐出租车起步价就可以逛完城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城市中心发生变迁,城市向西发展,新城区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城市面貌大变样。
“每次从外地回南川,过了龙凤山隧道就可以看到蓬勃发展的新城区,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居住、购物也在慢慢和大都市接轨。”杨芸英说,粮站家属院附近的西支路地块变成了万达广场商业圈,加上名润广场的新世纪百货,基本能够满足日常购物需求;接待外地朋友也不只是带到金佛山去玩,如今的选择更加多样,城区新增了东街、尹子祠、书画院等多个景区景点……
杨芸英坦言,曾经离开南川,是由于南川和大城市的差距实在太大,很多生活需求没法满足。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南川城区大变样,环境干净整洁,空气清新,推窗见绿,四季见花,令人心旷神怡,基础配套设施日渐完善,在此生活十分惬意。
近年来,南川区聚焦市民需求,提升城市风貌,留存城市文脉,推动城市景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共融共美,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建设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按照“9+18+N”(9大板块、18个重点专项、N个子项目)的思路,持续开展城市品质提升工作,着力规划塑造“到南川就是到景区”的城市印象,加速建设美丽宜居的主城都市区后花园。
南川城中,一个个融合了“城市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的城市地标正在拔地而起:
东街作为小镇青年记忆文旅综合体,进一步擦亮了“城市底片、记忆乡愁、休闲客厅”城市新名片;新建的凤嘴江滨河公园,成为美丽城市的“点睛之笔”;精心修缮的尹子祠文化公园、金佛山书画院等,彰显了城市的文化品位。
与此同时,一个个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项目也在加速落地--建成南商广场、万达广场等品质商圈;北师大南川附校二期、人民医院儿科楼、妇幼保健院新院、南川中学初中部、花山公园停车场等一大批公共服务项目竣工投用;中医医院住院部、东街公共停车场等项目加快推进。
南川以绣花功夫般的细心、耐心、巧心,一针一线,推动城市治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促进城市内外兼修,让这座城市更加精致。
未来,南川将坚持“一尊重五统筹”,立足“三山聚首、三江汇流”自然禀赋,促进形态、业态、生态、文态“四态融合”,推动城市有机生长、内涵发展,在推动新城建设的同时有序实施老旧片区改造,推动城市有机更新。预计到2026年,城区建成区面积拓展至35平方公里、集聚人口35万。(李佳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