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健康>>要闻

12岁少年脑血管畸形引发危机!重医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成功“降压”

2022年10月24日14:52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唐俊副主任医师(左)在介入术中分析脑血管病变构筑。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供图

人民网重庆10月24日电 (陈琦、实习生越倚航)12岁少年颅内动静脉之间有个“洞”,动脉血“漏”向静脉,形成硬脑膜动静脉瘘畸形,随时可能破裂出血,险!

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为一名患儿成功实施复杂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介入栓塞术,将引发少年长达2年的头痛“顽疾”进行了根治,解除了症状,挽救了生命。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在儿童复杂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上有了新的提升。

手术前后颈内动脉及椎动脉造影对比。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供图

藏在少年颅内的“不定时炸弹”

2年来,家住巴南区的小意(化名)一直被间隙性头痛、耳鸣困扰,家人带着他去了好几家医院,看了不少医生也吃了不少药,症状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

随着病情的加剧,小意的右眼出现轻度突眼及充血(布满血丝),听力也随之受到影响。经到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眼科检查,基本排除眼睛的原发病变。病因究竟在哪?细心的眼科医生请来神经外科的专家会诊,携手寻找元凶!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唐俊根据多年经验,考虑小意可能是脑血管病变。经过头颅磁共振及脑血管造影,终于弄清楚小意头痛、耳鸣及突眼不是眼睛的问题,而是“颅内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什么是硬脑膜动静脉瘘呢?唐医生介绍说,正常人颅内血流顺序是颅内动脉到毛细血管→静脉→硬脑膜静脉窦,再回到颈内静脉,最后经上腔静脉回流至心房。而这类患者由于动静脉存在瘘口,血流直接从动脉流到硬脑膜静脉窦。由于没有经毛细血管网灌注的阻力,动脉的血流“畅通无阻”地经瘘口流入静脉,其速度快、流量大,容易形成涡流,因而同侧可听见液体流动的或轰鸣样的杂音,严重者由于静脉压力增高可导致脑静脉逆流,脑压增高,甚至诱发脑出血危及生命。

他还特别提到,脑血管畸形多数情况下会保持稳定,但如果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或过度疲劳时可导致血压突然升高,畸形血管无法承受住血流压力,就会导致突发血管破裂及脑出血,可以说是一个隐藏在颅内的“不定时炸弹”。

手术过程犹如“瓷器店里捉老鼠”

想要铲除这枚“不定时炸弹”,哪种手术方式更适合、更安全呢?因病情复杂少见,治疗团队反复进行讨论和研究,最终决定实施“硬脑膜动静脉瘘介入栓塞术”治疗。

9月9日,唐俊带领神经外科介入组医护人员为患儿实施手术。手术过程中,唐俊全神贯注地寻找着“短路”的血管和瘘口。由于颅内动脉复杂,而且血管大多迂曲细小,微导丝及微导管进入很困难。

神经手术导航系统给外科医生安上了“透视眼”。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供图

通过团队耐心、细致地甄别判断,历经曲折,沿着血管造影顺藤摸瓜,在DSA可视化路途下,把两根丝线般细的微导管精准地推放至瘘口,然后通过弹簧圈加注射医用胶将瘘口严实地封堵住。手术历时整整6个小时,至此动脉血再也不能直接灌流到静脉系统里了。经反复造影证实,小意颅内动静脉之间的瘘口顺利封闭,动静脉间的“短路”被“掐断”,血液得以正常循环。

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的术后治疗和护理,小意觉得眼睛舒服多了,一直困扰他的头痛、耳鸣及眼突也消失了。目前小意康复良好,无复发症状。

“对神外科医生来说,做任何一台手术都如同在瓷器店里捉老鼠,需步步小心,既要捉住老鼠,又不能损伤“瓷器”,半点闪失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在唐俊看来,儿童神经外科很多疾病的诊治都是极具挑战性的,但是他们始终坚持迎接挑战。

专家提示:

在大众印象中,脑出血(脑出血性卒中、脑溢血)多发群体为中老年人,很少知道儿童也会有脑出血的情况。因此家长要多关注儿童脑血管病这方面的问题。儿童脑出血主要因脑动静脉(脑血管)畸形所致,占儿童出血性脑卒中75%,发病时间在学龄期儿童,10岁左右为高峰年龄。脑血管病是一种良性疾病,在病变脑血管未破裂出血前,及时发现并通过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或极大降低出血风险,关键是早诊断早治疗。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团队。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供图

需要重点提醒的是:当孩子出现突发急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全身抽搐、肢体无力、意识模糊不清、语言障碍时,家长一定不能大意,应该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查明原因,以免耽误孩子的治疗。

目前,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在国内率先开展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手术+放、化疗一体化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手术是西部地区唯一一家中国抗癫痫协会授牌的国家最高级别癫痫中心(儿童);在西部地区率先搭建儿童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治疗联合开颅手术的复合手术平台。

专家介绍:

唐 俊,男,神经外科学博士/博士后,重庆医科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脑血管病、脑外伤、神经肿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疗及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共4项。相关研究发表署名论著37篇,其中SCI论著32篇,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单篇最高IF=8.266。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度)、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年度)、第22届全军神经外科“涂通今”优秀论文一等奖以及重庆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2021年度青年医师病例大赛特等奖。兼任《局部解剖手术学》、《Molecular neurobiology》、《Molecular Biotechnology》等杂志特邀审稿专家,《Frontiers in Cellular Neuroscience》客座主编。兼任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专委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兼秘书,重庆市医学会卒中学会神经重症分会委员。

(责编:陈易、张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