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与行业大咖共话中国品牌设计发展

人民网重庆1月4日电 (胡虹)近日,长安汽车举办“看见明天——构造未来情感空间”2022首届长安汽车设计日全新设计理念品鉴沙龙。
在沙龙的圆桌论坛上,来自产、学、研、媒、用各界的专家学者就“当代用户需求与设计潮流的变化趋势”“如何让情感设计与用户感知更好融合”以及“如何构建车内的情感空间”等多个议题展开了讨论。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苏永刚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创新力已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未来需要做些什么?未来会有怎样的生活方式?未来的时尚概念如何?都需要足够迅猛的创新速度,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需求。”
而在新能源的大背景下,以用户需求和用车场景为核心的产品研发思路,才能更好服务于每个出行者、赢得市场和用户青睐的核心优势。Thought works总监马彦青认为,“当下,新一代年轻人将自我感受放在一个空前重要的位置,他们的生活方式、情感诉求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唯有探寻人们潜在的情感诉求和价值观念,才能透过现象抵达本质,编织成对未来的预判。”
知名工业设计师时晓曦也赞同情感诉求,他认为,“从产品到空间,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当设计师不仅仅将想象力聚焦在具体的物品上,想象力的外延将会带我们进入到更加丰满的情感互通和创新体验中。”水滴汽车创始人CEO武卫强则分析了中国汽车设计经历的模仿、跟随、超越三个阶段。“长安设计的进化,也是中国汽车设计变迁的一个缩影。从‘旧汽车’到‘新汽车’,中国设计正在向世界展示它的力量。”
长安汽车造型设计院总经理&长安欧洲设计中心董事长米梦冬就汽车设计如何满足用户情感、数字化社会汽车空间如何营造“在地感”、情绪化设计等作出分享。他提出:“配合情绪变化的感观设计与汽车空间的完美融合,让用户尽情感知触手可及的一切,才是未来设计的核心。”
主题发言结束后,与会嘉宾们围绕“情感空间”展开讨论,对于“如何让情感设计与用户感知相融合?车内的情感空间如何构建?”等议题发表了看法。
苏永刚认为,“无论任何设计,任何产品,用户最直接的感受,首先要满足心理需求。设计要能够感受到这种需求,按照这种逻辑去设计,去满足用户不同的体验。同时,不断增强设计的前瞻性和未来性,才能呈现与时代同行的设计。”
时晓曦认为,汽车设计关键要摆脱“只是交通工具”的概念。汽车作为情感空间,确实可以做一些外延。
“车内设计应关注用户的自我认知,关注人与车之间的关系”,是与会嘉宾的共同主张,也是长安汽车基于场景迁移和交互,构建起车内情感空间的初衷所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重庆:依托县域医共体提升农村医疗保障能力
- 人民网重庆1月3日电 (陈琦、刘敏、姚於)1月3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陈勇,重医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郭述良就当前重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形势,有哪些应对措施等情况进行了介绍。 陈勇介绍,目前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医疗技术较落后,特别是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农村地区更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广大农民朋友是疫情防控的脆弱群体,加之春节临近,人员流动进一步加大,农村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