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企业>>要闻速递

长安汽车与行业大咖共话中国品牌设计发展

2023年01月04日12:56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重庆1月4日电 (胡虹)近日,长安汽车举办“看见明天——构造未来情感空间”2022首届长安汽车设计日全新设计理念品鉴沙龙。

在沙龙的圆桌论坛上,来自产、学、研、媒、用各界的专家学者就“当代用户需求与设计潮流的变化趋势”“如何让情感设计与用户感知更好融合”以及“如何构建车内的情感空间”等多个议题展开了讨论。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苏永刚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创新力已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未来需要做些什么?未来会有怎样的生活方式?未来的时尚概念如何?都需要足够迅猛的创新速度,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需求。”

而在新能源的大背景下,以用户需求和用车场景为核心的产品研发思路,才能更好服务于每个出行者、赢得市场和用户青睐的核心优势。Thought works总监马彦青认为,“当下,新一代年轻人将自我感受放在一个空前重要的位置,他们的生活方式、情感诉求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唯有探寻人们潜在的情感诉求和价值观念,才能透过现象抵达本质,编织成对未来的预判。”

知名工业设计师时晓曦也赞同情感诉求,他认为,“从产品到空间,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当设计师不仅仅将想象力聚焦在具体的物品上,想象力的外延将会带我们进入到更加丰满的情感互通和创新体验中。”水滴汽车创始人CEO武卫强则分析了中国汽车设计经历的模仿、跟随、超越三个阶段。“长安设计的进化,也是中国汽车设计变迁的一个缩影。从‘旧汽车’到‘新汽车’,中国设计正在向世界展示它的力量。”

长安汽车造型设计院总经理&长安欧洲设计中心董事长米梦冬就汽车设计如何满足用户情感、数字化社会汽车空间如何营造“在地感”、情绪化设计等作出分享。他提出:“配合情绪变化的感观设计与汽车空间的完美融合,让用户尽情感知触手可及的一切,才是未来设计的核心。”

主题发言结束后,与会嘉宾们围绕“情感空间”展开讨论,对于“如何让情感设计与用户感知相融合?车内的情感空间如何构建?”等议题发表了看法。

苏永刚认为,“无论任何设计,任何产品,用户最直接的感受,首先要满足心理需求。设计要能够感受到这种需求,按照这种逻辑去设计,去满足用户不同的体验。同时,不断增强设计的前瞻性和未来性,才能呈现与时代同行的设计。”

时晓曦认为,汽车设计关键要摆脱“只是交通工具”的概念。汽车作为情感空间,确实可以做一些外延。

“车内设计应关注用户的自我认知,关注人与车之间的关系”,是与会嘉宾的共同主张,也是长安汽车基于场景迁移和交互,构建起车内情感空间的初衷所在。

(责编:刘政宁、张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重庆:依托县域医共体提升农村医疗保障能力
  人民网重庆1月3日电 (陈琦、刘敏、姚於)1月3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陈勇,重医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郭述良就当前重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形势,有哪些应对措施等情况进行了介绍。 陈勇介绍,目前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医疗技术较落后,特别是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农村地区更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广大农民朋友是疫情防控的脆弱群体,加之春节临近,人员流动进一步加大,农村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六方面着力 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
  人民网重庆1月3日电 (陈琦、刘敏、姚於)1月3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就目前重庆社会面的感染情况,实施“乙类乙管”后重庆会采取哪些细化措施来进一步进行疫情防控工作等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李畔介绍,随着新冠病毒的变异、疫情形势的变化、疫苗接种的普及,以及防控经验的积累,重庆新冠疫情防控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工作任务,已经从“防感染”转向了“保健康、防重症”。…
重庆发布“乙类乙管”12条防疫新规
  人民网重庆1月3日电(刘政宁、姚於、刘敏)1月3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杨琳介绍了相关情况。 杨琳介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安排,结合重庆市实际,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降死亡、防风险”,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制定了《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实施方案》以及疫情监测、检测、防控指引、个人防护指南、防控培训等5个专项方案,主要有二个方面的调整优化: 第一,以老年人、孕产妇和婴幼儿为重点调整防控措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