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布局“渝童守护”行动五大任务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丰都县三建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王孟举摄
2月16日,重庆市乡村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现场会暨“渝童守护”行动动员部署会在丰都县召开,会上透露,今年重庆将全面实施“渝童守护”行动,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政策制度,织密扎牢未成年人保护网络,稳步提升儿童福利保障水平,推动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走在中西部前列。
丰都县三建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王孟举摄
汇集各方力量,创新未保方式
沉迷手机游戏、家长无力管教、家庭教育缺失,这是留守儿童面临的普遍问题。重庆市丰都县是劳务输出大县,留守儿童数量较多。去年以来,丰都在全县范围建立了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工作体系。通过党建引领,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积极整合力量、链接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朋辈支持和亲子互动的方式,并给家庭教育提供必要指导。
在丰都县三建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1500平方米的面积里,设有避风港、心灵湾、魔法堡、涛涛网络小课堂等功能区。“在这里,我们可以定期开展司法援助、心理咨询、健康上网引导、家庭监护指导等工作。”丰都县三建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副站长曾莉介绍,为了弥补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工作力量的不足,县里还成立了家庭教育互助志愿者协会,组建了40支志愿服务队,来自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志愿者各有所长,互助联合会按照志愿服务队的专长,设计了理想信念教育、非遗传习、科普知识、篮球、跆拳道、国学等40门特色课程,供各级互助会选择。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起着关键作用,在互助会的运营管理中也同样重要。”曾莉称,为了督促家长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关心和保护,入会的家长既要陪孩子参加活动,又要在互助会里担任志愿者。
据了解,目前,全县已组建家庭教育互助会40个,入会会员4200余人、其中留守儿童2400余名,覆盖家庭3100余个。
实施“渝童守护”行动,部署五大任务
“丰都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创新探索,扎实开展乡村未保工作试点,形成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机制、平台、队伍、服务为重点任务的‘1+4’乡村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模式。”重庆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丰都的试点经验来看,补齐了乡村未保工作的短板,取得了积极成效,可以复制,值得推广。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重庆民政局将实施“渝童守护”行动,重点部署五方面任务。
一是健全“1+N”制度体系,“1”,即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推动《重庆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工作。“N”,即完善一批配套制度:制定未保个案会商、督查督办、监护帮扶工作制度;出台加强乡村未保、儿童主任队伍建设指导性文件;组建市儿童福利和未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立地方标准体系。
二是完善四级工作网络,发挥市未保中心统筹作用,完善市、区县、乡镇(街道)、村(居)四级未保工作网络,到2023年底,区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有效发挥作用,80%乡镇(街道)未保工作站建成并投入使用,鼓励有条件的村(居)设立未保工作室(点)。
三是加大精准保障力度,深化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服务。开展精细服务、精准管理提升年行动,实施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环境提级、设施提档、管理提升、服务提质“四提”工程,探索建设儿童福利机构高质量发展实践基地,推进8家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
四是筑牢安全守护防线,持续开展安全守护行动,建立防心理疾病等“十防”责任清单。加强对未成年人重点领域、重点场所安全监管,强化涉水、道路安全、食品安全、游学研学活动等安全防范,加大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学校、校外托管机构、网吧、游戏厅和酒店、宾馆等场所的风险隐患排查。
五是强化基层能力建设,开展“五社联动”助力基层未成年人保护试点,推动建立市级未保领域社会组织培育孵化中心,健全区县社会组织孵化或服务基地,整合儿童主任、网格员、社会工作者、教师、医生、志愿者等队伍,引导公益慈善资源参与,凝聚未保工作合力。(周小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春运期间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迎送旅客453.98万人次
- 人民网重庆2月16日电 (冯文彦)1月7日至2月15日,春运40天,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累计进出港旅客453.98万人次,与2022年春运相比增长13.80%,已恢复到疫情前,即2019年春运的83.7%左右。 今年春运除了返乡探亲外,航空出游也在持续升温。…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