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人泪目……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幺儿,妈妈最舍不得,最放不下的就是你,虽然妈妈再也不能陪在你身边,但妈妈一直会在天上守护你……”看着母亲熟悉的脸庞,听着她依旧亲昵的呼唤,靖雅早已泪流满面。
“以前很多事情是我没做好,妈妈,我要毕业了,好希望您能来看我的展览……”
3月28日上午,“生命 • 礼赞”2024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重庆市遗体器官捐献纪念园举行。这场跨越时空五分钟的“对话”,令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
2023年6月7日9时38分,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刁攀娅医生永远停止了心跳,简短庄重的仪式之后,一场“生命接力”在手术室中进行,刁攀娅捐赠的双肾和肝脏被用于挽救3名患者的生命,让他们重获“新生”。从此,一个为医学奉献一生的人,以另一种方式再次守护患者。
“妈妈走得太突然了,前一周还好好的,再次见她的时候就是在重症监护室,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我们一句话也没再说过。”刁攀娅的女儿靖雅说,当工作人员来家里采集妈妈生前的声音和视频素材,准备筹办这场特别的数字纪念活动时,她很感动,这场特别的“对话”,也弥补了妈妈突然离去却没来得及好好告别的遗憾。
今年2月,西郊福寿园工作人员带着志愿者前往江津采集刁医生生前语音素材,发现刁医生微信里,和家人的语音交流很少,和患者的沟通特别多,随便与一个患者的沟通就是十多分钟。
“她离世之后,手机依然很忙,不知情的患者还在微信上联系她。”刁攀娅的母亲钟志先回忆,女儿行医23年来,只要患者有需要,她都会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他们。“她的手机常年保持24小时开机,无论寒来暑往、刮风下雨,只要一有需要,她都会迅速赶到医院。”钟志先说,冬天看诊时,女儿会先把听诊器焐热了。每个查房的早晨,她会提前出现在病房,笑着打招呼,关心病人的情况。
“亲人突然离去,还没好好告别,难免留下遗憾。2023年底,我们面向包括重庆在内的六省市推出‘AI礼祭’服务,寻找愿意在告别及追思仪式中应用‘数字生命’技术的普通家庭。刁攀娅的家人是重庆首个‘体验者’。”重庆西郊福寿园负责人王丽介绍。
据了解,截至2024年3月25日,重庆市登记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16.4万余人,实施遗体(角膜)捐献8600余例,已让6300余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截至目前,登记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14.5万余人,累计成功捐献1164例,捐献3200余个大器官,挽救了3070余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人泪目……
- “幺儿,妈妈最舍不得,最放不下的就是你,虽然妈妈再也不能陪在你身边,但妈妈一直会在天上守护你……”看着母亲熟悉的脸庞,听着她依旧亲昵的呼唤,靖雅早已泪流满面。 “以前很多事情是我没做好,妈妈,我要毕业了,好希望您能来看我的展览……” 3月28日上午,“生命 • 礼赞”2024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重庆市遗体器官捐献纪念园举行。…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