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原創

代表委員聲音

李生龍委員:建議建立珍稀瀕危植物價值評估體系

2022年03月05日09:04 |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重慶3月5日電 (劉政寧、姚於)我國是世界上植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有高等植物3.6萬余種。2022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李生龍針對建立珍稀瀕危植物價值評估體系,提出相關建議。

  “珍稀瀕危植物資源,具有重要的經濟、生態、科研、觀賞等價值,目前珍稀瀕危植物的價值評估體系尚未建立。”李生龍表示,由於價值評估體系這一技術支撐的缺位,不利於生物多樣性特別是珍稀瀕危植物資源的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保護,亦不利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推進。

  “珍稀瀕危植物價值評估體系的缺失,影響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工作的推進。”李生龍介紹,在缺少珍稀瀕危植物價值評估體系的情況下,無法對植物的不利改變及其引起的生態系統功能退化做出准確評估。司法實踐中,幾乎沒有專門就珍稀瀕危植物受到損害而提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的案例。

  “珍稀瀕危植物價值評估體系的缺失,導致無法實現對部分非法採伐、毀壞、收購、運輸、加工、出售等危害國家珍稀瀕危植物的行為精准查處。也導致對部分危害國家珍稀瀕危植物的行為,無法提起公益訴訟依法追究民事賠償責任。”李生龍表示。

  他舉例說明:根據裁判文書網發布的文書統計,2017年以來全國法院共審理3864件涉珍稀瀕危植物的刑事案件,僅有168件由檢察機關提起了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在這些案件中,檢察機關隻要求被告根據林業部門制定的補種方案栽種一定數量的樹苗,或者承擔根據補種方案計算得出的補種費用,這種處理辦法不能全面體現珍稀瀕危野生植物的經濟、生態、科學、社會價值。

  “建議由生態環境部牽頭,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等部門配合,全方位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的要求,盡快建立珍稀瀕危植物價值評估體系。”李生龍建議,應明確野生植物評估范圍,按照植物受威脅程度,分步將珍稀瀕危野生植物納入價值評估范圍。如將古樹名木以及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野生植物納入評估范圍,陸續擴大到《全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工程規劃》(2011∼2015年)、《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和附錄II、地方重點保護植物名錄以及《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所列的受威脅物種。

  “還建議確定野生植物評估價值標准。如評估不同的物種在經濟、生態、科學、社會價值方面各有側重,有的物種可能經濟價值不高,但生態、科學或社會價值重大,建議會同科研單位,充分考量植物的保護等級、瀕危程度等因素,確定價值基准。”李生龍建議,應結合野生植物物種珍稀瀕危程度對野生植物受損程度、受損數量等確定一個系數標准,構建多元化的評估方法,為珍稀瀕危植物保護提供更加全面的法律保障。

(責編:劉政寧、張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