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要聞

綦江區隆盛鎮:干部來“趕場” 為民解難題

2022年04月29日10:24 |
小字號

  薄霧蒙蒙,細雨霏霏。4月29日,綦江區隆盛鎮的居民迎來了4月最后一次趕場。農貿市場門口,大家興致勃勃、滿載而歸。

  和前幾次趕場一樣,隆盛鎮黨委書記陳安平帶著班子成員、幾位鎮人大代表以及民政、農服中心、平安辦、規建管環辦的工作人員,在農貿市場門口早早擺好了長桌板凳,等待接待前來趕場的居民,與群眾進行零距離交流,現場對焦急難愁盼問題進行答復。

  這就是隆盛鎮“我為群眾辦實事——干部來趕場”活動的常態,也是落實綦江區開展改作風抓落實優環境促發展以來的實際行動。

  “陳書記,馬上五一節了,隆盛的疫情防控怎麼樣哦,我們還是很關心哦。”來自隆盛社區的母婆婆,看到陳安平就趕緊坐下來詢問。

  “婆婆,你放心,我們現在疫情防控做得很好,我們在重要交通路口都設置有專人檢查,查看渝康碼、行程碼、核酸檢測結果等,五一節前各村居也開展了擬回鄉人員的大排查,確保隆盛轄區平安。”陳安平還掏出手機,給母婆婆查看相關政策。

  “聽到你這麼說,我就安心了,我也是為了大家的安全著想,家裡親戚朋友都想過一個好假期。”母婆婆說。

隆盛鎮黨委書記陳安平為居民介紹疫情防控相關措施。廖靜攝

  陳安平一方面回答居民的問題,一方面不能及時解決的還記錄在群眾登記表上,活動一結束就馬上找到相關辦公室對接,並要求責任辦公室做好調查、及時跟進、限期處理,確保群眾反映的信訪問題“件件有著落,事事有結果”。

  為了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長效機制創新試點工作,結合綦江區“改作風抓落實優環境促發展”專項行動,加快服務型政府的建設步伐。隆盛鎮探索建立健全干部深入群眾、服務基層的長效機制,從今年3月開始,每個趕場天,在隆盛社區、玉星村、蓮花村三個趕場地設立接待平台,為老百姓解決相關問題。

  隆盛社區東街11號的楊彥江最近就很高興,困擾了他幾個月的出行問題終於通過“干部來趕場”活動得到了解決。

  今年春節之后,隆盛社區東街11號周圍的121戶居民就開始苦不堪言。小區污水管網堵塞、化糞池又冒流,導致居民出行的必經道路污水橫流,又臟又臭。

  如何解決?3月8日,在隆盛趕場的楊彥江將問題反映給了鎮人大代表。隨即社區干部就到現場察看情況,並開始制定清理方案。最終,污水管網的修理加上化糞池的清掏,一共需要2萬多元。

  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這個錢該誰出?

  隆盛鎮人大代表、隆盛社區居委會副主任唐東立即召開院壩會,商量誰出錢的問題。有的居民認為要用大修基金,有的居民認為自己住高層,污水管網堵塞影響不到自己,不該出錢。

社區干部現場解決化糞池問題。隆盛鎮供圖

  面對多種問題,唐東和社區工作人員沒有妥協,不僅多次召開院壩會,和居民面對面交流,同時還建立了微信群,時時做相關工作。同時對一些“老頑固”,唐東還多次上門解釋相關政策。終於在4月份,收齊了22000元。4月17日,污水管網和化糞池的修理完畢,小區道路又恢復了往日的整潔。

  “要給我們的干部點個贊。”居民代表羅召群笑著說道,“他們很認真負責,幫我們解決了大難題,也給我們‘干部來趕場’活動點個贊,這個活動真的有在幫助老百姓解決問題。”

  截至目前,隆盛鎮“干部來趕場”活動一共收集各類問題44條,當即解決答復21條,移交各站辦所跟蹤處理解決15條,鎮級統籌協調解決8條。

  “接下來,我們還將繼續開展好‘干部來趕場’活動,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對群眾反饋的事情閉環交辦、限時督辦、及時反饋,做到事事有回音、有著落,把矛盾化解在基層,讓老百姓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全面提升。”隆盛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瞿霞介紹。(蔣海濤)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