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人民日報記者遍神州

重慶鄉村電商直播青年冉彥玲:

“到鄉村來,是我最正確的選擇”

本報記者  常碧羅 
2022年05月29日00: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鄉村的希望在青年,許多青年的希望也在鄉村。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青年志願者走進鄉村,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用實際行動展現了新時代青年人的責任擔當。

  本版推出3位青年志願者的故事,講述他們在助力鄉村振興過程中的付出與收獲。他們中有人對農民開展生產技術幫扶,有人通過電商直播將農產品銷出大山,還有人用心扶貧濟困、關愛留守兒童……他們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編  者  

冉彥玲(右)在花椒基地和種植戶進行產品直播調研。侯星宇攝(人民視覺)  

  個頭不高,臉上挂著笑容,小麥色的皮膚……看到記者,冉彥玲熱情地打起了招呼:“剛從村裡過來,這次我們主要去看看玉米的收成,和農民談好了,等玉米挂須,就要去直播了!”

  冉彥玲的家鄉,在重慶東南部的一個偏僻村庄。12歲時,她離開農村,外出求學。如今,15年過去,她依然對農村、農民有著特殊的感情。大學畢業后,她在成都一家設計院工作,成為家人的驕傲。然而沒過多久,冉彥玲決定放棄城市的生活,回到了她最熟悉的農村。她參加了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來到重慶市榮昌區直升鎮。當時,冉彥玲的家人們並不理解:好不容易在城市落了腳,為何又要回到農村?面對質疑和不解,冉彥玲沒有猶豫,立刻收拾行囊奔赴新的工作崗位。

  憑借此前在學校團委工作的經歷,來到直升鎮后,冉彥玲組織起當地的青年志願者團隊,給大伙兒普及政策,輔導村裡孩子們學習。隨著和村民接觸越來越多,冉彥玲發現,每到收獲季節,如何把農產品賣出好價錢,是村民面臨的難題。

  201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冉彥玲接觸到了直播。“以前看過直播,但從來不知道還可以直播帶貨。”第一次在鏡頭前的冉彥玲,還有些生澀。如何自然地和網友互動,農特產品的優勢和亮點是什麼,什麼品種最暢銷……冉彥玲一頭霧水。不過,這次短暫的接觸,讓她打開了新的思路。

  回到鎮上,冉彥玲開始研究直播帶貨,學習別的主播如何推介產品。2020年,疫情導致鎮上許多農產品滯銷,為宣傳推廣農產品,幫助農民增收,她和青年志願者組建起“在村頭”青年網絡推廣志願服務隊,化身為“鄉土網紅”主播。柑橘、粉條、柚子……這些成了冉彥玲鏡頭前的“常客”。

  2021年,冉彥玲的西部計劃服務期滿,她選擇繼續留在鄉村,成為重慶市在村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播,為村民“帶貨”。然而,售賣農產品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調研、選品、對接村民、挖掘特色、售后服務……一年裡,冉彥玲有一半時間都在村子裡跑。

  一次,一名村干部聯系到冉彥玲:“村裡有戶村民生病了,現在正是柚子銷售的旺季,家裡沒人摘,怕是要爛在樹上。你們能不能來幫忙賣一賣?”接到求助,冉彥玲二話沒說,來到這戶村民的柚子園,查看柚子的情況。她在柚子園裡搭起手機架,現場為網友直播摘柚子。短短兩個小時,滿園的柚子銷售一空。更讓冉彥玲欣慰的是,有了這次直播,許多網友成了回頭客,第二年柚子成熟的季節,冉彥玲接到了許多預訂電話。

  “這是河包粉條,不用浸泡,開水一沖就能吃……”現在,鏡頭前的冉彥玲顯得游刃有余。除了農副產品,榮昌區的三大“非遺”產品也走進了冉彥玲的直播間。“榮昌陶、榮昌夏布和榮昌折扇,這些產品和農產品不一樣,要想介紹得好,還是要學習不少知識。”冉彥玲笑著說。現在,冉彥玲的足跡踏遍了榮昌的每一個鄉鎮、每一個村庄,哪裡的柑橘好吃,哪兒的玉米快熟了,誰家的陶器有特色,冉彥玲如數家珍。每到豐收季,鄉親們總能等來這個愛笑的姑娘。

  截至目前,冉彥玲累計開展助農直播推廣活動50余期,拍攝鄉村特色視頻40余期,幫助銷售農副產品等300余萬元,產品銷往北京、四川等地。多年扎根鄉村的她,獲得了第十三屆中國青年志願者優秀個人獎、全國優秀西部計劃志願者、全國優秀共青團員等榮譽稱號。

  生於農村,長於農村,服務農村。現在,冉彥玲的父母經常刷到女兒的直播視頻。“他們說,為了鄉親們,干這個好,也不愧是農民的孩子。”冉彥玲說。有了父母的鼓勵,冉彥玲的干勁兒更足,她將持續拓展農村電商的服務范圍,讓更多百姓走上鄉村振興之路。

  “到鄉村來,是我最正確的選擇。”冉彥玲目光堅定。

《 人民日報 》( 2022年05月29日 05 版)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