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區人民醫院成功挂牌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7月15日,渝北區人民醫院通過三級醫院等級驗收評審,正式挂牌成為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這也是渝北區首家公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今后,渝北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三甲醫院的優質服務。
渝北區人民醫院。
渝北區人民醫院始建於1940年1月,從一所鄉鎮衛生院起步,經歷五度遷徙,六易其名,於2020年4月搬遷至位於中央公園旁的新院區,佔地面積154畝,設置床位1490張,目前編制床位900張,開放床位780張,是一家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醫學、康復於一體的綜合性醫院。
近年來,該醫院學科建設規模不斷彰顯,2021年成立市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功創建了1個市級區域醫學重點學科(兒科)、3個市級特色專科(消化內科、神經外科、骨科)、4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神經內科、醫學檢驗科、消化內科、放射科)、13個區級質控中心及1個重慶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全科醫學基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遠程醫學中心、西京消化病醫院渝北整合醫療中心﹔與北大人民醫院等建立專科聯盟12個﹔與重醫大附一院簽訂醫聯體協議,成為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渝北醫院,全方位接受重醫大附一院的幫扶和指導,2021年醫院正式挂牌為“重慶醫科大學教學醫院”,重慶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與醫院簽訂合作協議。與區內9所基層醫院建成醫共體,已建成了區內影像中心,下連基層醫院33家(包括民營醫院),區內心電中心,下連基層醫院17家。目前,該院正在積極推進院士工作站建設。
院內醫用設備。
該院多項醫療技術成績亮眼,接連創下渝北區多個“首例”—— 代表著醫學發展前沿的微創、介入等技術已經在各臨床學科廣泛應用,開展新技術、新項目641項,發明專利5項,其中冠脈造影及支架植入技術、膝關節置換術、血管通路的建立及微創介入手術等多項技術實現了區內零突破,填補了區域內醫療領域空白﹔目前已熟練開展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經皮脊柱內鏡微創術、經頸靜脈肝內門腔靜脈內支架分流術、內鏡粘膜下剝離術等多項三甲醫院三四級手術。
醫院軟、硬件建設成效顯著,現有高級職稱191人,博士12人,碩士研究生286人,近3年引進高級人才達29人,有100余人次擔任國家、省級醫學專委會委員、雜志編委等學術兼職。擁有超3億元醫用設備,包含雙光子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1.5T核磁共振儀(16通道)、128排256層螺旋CT機、全數字化通用型平板血管造影系統、數字化醫用X射線攝影系統等大型醫用設備。
渝北區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晉級三甲是醫院發展過程中一個重要裡程碑。站在新起點,醫院將秉持“精誠為醫 仁愛為民”的院訓,不斷提高學科建設、診療技術、教學科研、服務管理水平,全面提升醫院綜合實力,努力打造立足渝北,輻射北部及川東的重慶一流區域醫療中心,為群眾提供更加安全、高效、優質、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楊青,圖片均由渝北區人民醫院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重慶大足:小蠶桑編織致富“新絲路”
- 人民網重慶7月15日電 (劉政寧、徐雯瑄)盛夏時節,重慶市大足區中敖鎮觀寺村陽光普照、綠意盎然。一大早,成片的桑園裡,村民們正趁著清晨的涼爽採摘桑葉,桑園旁坐落著標准化的小蠶共育車間和現代化的大蠶養殖車間。…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