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氮保鮮鎖住口感和營養
鮮方竹筍從“一月食”變為“全年吃”

方竹筍是金佛山山區許多村民增收的主要來源。(南川區林業局供圖)
鮮筍愛好者張小姐最近發現,在凜冬時節居然還能在超市買到新鮮的方竹筍,這讓她頗感意外,“往年一旦過了10月,基本上隻能買到干筍了。”
方竹筍是南川金佛山的特產之一,一年隻有八九月份出產,採摘時間極短,且易變質。正因如此,盡管方竹筍被譽為“筍中之王”,但保鮮時間短一直制約了其產業發展壯大。
對此,當地建立起一套液氮保鮮系統,通過液氮鎖住方竹筍的口感和營養,使其銷售期延長到全年,讓市民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鮮筍。
保鮮期太短
方竹筍產業難以做大
方竹筍產季短,一年不足一個月,且保鮮期不足3天,過去筍農們要麼當日採摘、當日賣走,要麼自行加工,以延長保鮮期。
“毛筍可以保存一個星期,如果剝了殼那就最多隻有3天(保鮮期)。”在金山鎮金獅村經管了4000多畝方竹筍的村民李傳發說,過去他們在採摘季通常忙得疲憊不堪,早上天不亮就要進山,晚上8點多鐘天黑盡了才回來。
這還不算完,因為方竹筍保鮮時間短,所以筍農們要在深山筍棚裡筑起大鍋,用兩天兩夜,把鮮筍炕成干筍,大約12斤鮮筍可炕一斤干筍。這套傳統工藝,不僅費時費力,干筍的市場價值還比鮮筍低了30%。以李傳發為例,他的鮮筍能賣5—6元/斤,加工成干筍后每斤的售價約為100元,算上人工、時間等成本后,利潤反而降低了不少。
近年來,隨著冷鏈物流和電商的飛速發展,方竹筍已走出大山,端上了全國吃貨的餐桌。但一個月的常鮮季實在太短,加上運輸耽擱,鮮筍的銷售比例還是很低。
據南川區林業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梁明蘭粗略統計,金佛山每年產筍近3萬噸,其中隻有10%是作為鮮筍銷售。“方竹筍是少有的秋收、秋食的筍,彌補了春筍斷季的市場空缺,如能延長銷售期,尤其是在冬季很有市場。”她表示。
液氮保鮮
“一月食”變為“全年吃”
富含大量粗纖維,讓方竹筍的口感脆嫩,但也讓它極易氧化。在常溫條件下,方竹筍採摘后2—3天就會變味發酸,想長期保鮮面臨著巨大挑戰。
對此,從1993年就開始銷售方竹筍的重慶市軒瑞食品有限公司(簡稱軒瑞食品)總經理賀族剛深有體會,為此他也一直在探索如何延長方竹筍的保鮮時間。
“我從低溫保存藥品和海鮮的案例上得到了靈感,又從西南大學得到了技術支持,建立起了一套由液氮機、液氮罐、凍庫等組成的液氮保鮮系統。”他告訴記者,這套系統從2020年開始提出,2021年試運行,至今年已逐漸完善、成熟。
採用該技術后,在採筍季節,每天清晨6點左右,筍農上山打來的帶殼鮮筍,會被立即運往軒瑞食品位於山下的加工中心,分揀、洗淨后,再注入零下196℃的液氮,送進零下18℃的凍庫儲存。
“液氮速凍的優勢在於保護了筍的生物組織,隻需自然解凍,就能還原95%以上的口感和營養。”在賀族剛看來,液氮鮮筍更大的價值在於打破了方竹筍秋採、秋賣的局限,讓“一月食”變為“全年吃”,為錯季節銷售、提質增價提供了保障。
利用該技術,今年軒瑞食品存儲鮮筍在800噸以上,明年這個數據更有望增加到3500噸,讓更多消費者一年四季都能吃上鮮筍。
錯季銷售
方竹筍的身價倍增
保鮮“黑科技”的加持,讓村民們不再需要將鮮筍加工成干筍,銷售上多了一道可靠的保障。“今年我自己收了140噸鮮筍,加上從其它地方收來的筍子共計200噸以上,其中80%賣給了軒瑞。”李傳發說,對方的收購價為每斤5元左右,“我們放棄了炕筍的大鍋,人力節省一半以上,比自己賣干筍劃算多了。”
在市場方面,因為實現了錯季銷售,方竹筍的身價倍增。12月7日,記者在新世紀超市金山大道店看見,250克鮮筍的售價達到了9.9元,且選購者眾多。在新世紀超市客戶端上查詢可知,其月銷售量達到了6866件,顯然受到了市民的青睞。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盒馬鮮生,該超市一採購員預計,方竹筍在冬季的最高價格將達到每公斤30元,是秋季的三倍。
而在軒瑞食品方面,鮮筍收購、存儲量加大,也讓其在市場開拓方面更有底氣。上個月,他們就運了20多噸鮮筍到美國洛杉磯,而這個月還將往韓國首爾發一個貨櫃的鮮筍,海外市場逐漸打開。
“我們將繼續推動3500噸方竹筍鮮筍速凍保鮮生產線穩產達產,不斷提高林產品附加值,做大做強方竹筍特色產業。”梁明蘭表示。
記者手記>>>
讓更多優質農產品從小眾走向大眾
過去因為保鮮期極短,方竹筍始終比較小眾,隻能在有限的區域內稱雄,而無力問津更廣闊的區域外大市場。液氮速凍技術的運用,讓方竹筍具備了走向廣闊異地市場的能力,甚至漂洋過海打開海外市場。
生鮮農產品要做到標准化十分不易,保質期短、損耗大,對供應鏈也有極高的要求。在我市范圍內,其實還有許多像方竹筍這樣優質卻較為小眾的農產品,比方說石柱的莼菜、永川的五間西瓜、綦江的安穩羊肉等等,都亟待走出深閨,開拓更大更廣闊的市場。
從南川方竹筍產業發展的案例中,我們能得到什麼啟示?
一是不能以犧牲質量為代價。過去,方竹筍也有一些保鮮的土辦法,就是類似於制作泡菜的辦法,將鮮筍放在鹽水中泡制,但這樣有可能引起亞硫酸鈉含量超標,並非上乘之選。而液氮速凍技術保留了方竹筍原有的營養結構,保留了其天然、健康的產品特性,因此液氮速凍保鮮方竹筍受到了市場歡迎。
二是要即食化。許多重慶人會吃方竹筍,但大部分人卻不會打理,對他們來說,僅僅為竹筍去皮就是一件麻煩事。而軒瑞食品開發的即食方竹筍系列休閑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了這一“缺陷”,銷量很不錯。這從一個側面說明,食用不便會影響農產品的銷售,特產即食化,無疑是其從小眾走向大眾的重要依托。
三是要借助平台的力量。比如說盒馬看中了南川方竹筍的品質,將其納入到自有品牌“高山鮮”商品序列,從選品、包裝、運輸都提出更高標准,大大提升了品牌附加值。小眾農產品的品牌化本來就難,因此更應通過新零售平台的供應鏈能力,不斷推動具有地域特色的生鮮農產品標准化、品牌化,從而將更多“藏在深山”的好產品送到消費者的餐桌。
本報記者 顏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來渝返渝離渝人員不再要求提供核酸檢測証明
- 人民網重慶12月7日電(劉政寧、姚於、劉敏)12月7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重慶市衛生健康委等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相關情況。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介紹,目前,全市日新增感染者的人數已經回落到了11月中旬的水平,疫情形勢不斷向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