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原創

重慶兩會記者會:加快打造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2023年01月13日18:26 |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重慶1月13日電 (劉政寧、許琳珮)13日,政協重慶市第六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加快打造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專題記者會舉行,邀請了6位市政協委員圍繞就如何推動重慶打造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建言獻策。

專題記者會現場。王加喜攝

專題記者會現場。王加喜攝

重慶市政協委員、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范立新: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走出符合重慶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范立新介紹相關情況。王加喜攝

范立新介紹相關情況。王加喜攝

“重慶將努力實現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在記者會上,范立新介紹,重慶將走出符合重慶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打造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

在創新方面,重慶將著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實施傳統支柱產業提升行動和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行動,加快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制造業兩大萬億級產業集群,發展壯大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裝備、先進材料、生物醫藥、新能源及新型儲能等六大特色產業集群,瞄准衛星互聯網、人工智能、綠色低碳等新賽道,全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到2027年制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穩定在28%左右。

“在協調方面,重慶將著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范立新表示,重慶將高質量打造全國經濟“第四增長極”,到2027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經濟實力、發展活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經濟總量佔全國比重超過7%﹔並將加快推進成渝中線高鐵、成渝高速公路擴容等標志性工程,加快形成1小時交通圈、通勤圈。

在綠色發展方面,重慶將著力打造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最大化﹔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到2027年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穩定在338天左右,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全國領先。

“在開放方面,重慶將著力建設內陸開放高地。”范立新介紹,重慶將致力於打造“一帶一路”和聯結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搭建區域經濟合作平台,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到2027年,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邁上更高台階,進出口總額突破萬億元大關、達到11000億元。

同時,重慶將加快推動“三峽新通道”、重慶新機場和渝貴高鐵盡快建設,未來五年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貨運量、貨運值年均保持15%以上增速。適度超前布局基礎設施,到2027年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在共享方面,范立新介紹,重慶將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未來五年居民收入增長高於經濟增長,到2027年實現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同時,要進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機制,實施中等收入群體倍增計劃,推動低收入群體收入快於居民平均收入增長,縮小區域人均公共財政支出差距。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未來五年實現每年新增就業60萬人以上。

針對市民關心的市級重大項目情況,范立新介紹,今年計劃市級重大項目1123個,同比增長28.2%,這也是歷年來市級重大項目首次上千。其中,計劃新開工項目296個、完工投用項目228個,前期規劃研究項目240個。

范立新表示,今年建設項目突出四個方面重點:

抓產業。產業轉型升級年度計劃投資868億元,其中電子產業計劃投資增長253.7%、新能源汽車增長176.5%、新材料產業增長107.4%。

暢交通。今年高鐵是全面發力,渝昆、渝黔、渝萬、渝西、城達萬、成渝中線全面建設,計劃新開工渝宜高鐵建設﹔軌道交通、高速公路有序推進,計劃新開工軌道交通7號線、17號線,跟高新區密切相關,以及市郊鐵路中心城區至永川線、中心城區到南川線。

強能級。中心城區的重大項目,年度計劃投資1700億元以上、佔比超過40%﹔主城都市區年度計劃投資3000億元以上、佔比超過70%。

促民生。就業和社會保障項目年度計劃投資同比增長290%,教育項目同比增長80%,健康項目同比增長48%。

重慶市政協委員、中國信通院西部分院院長張炎:

推動電子信息產業規模翻番

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

張炎介紹相關情況。王加喜攝

張炎介紹相關情況。王加喜攝

“重慶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集聚區。”張炎說,近年來,重慶通過狠抓重大項目落地、補鏈建鏈強鏈等舉措,構建起“芯屏端核網”全產業鏈生態圈,形成了以智能終端、軟信產業為代表的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及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百億級產業集群,打造成為全球最大的筆電、手機制造基地,液晶面板產業規模進入全國前十。

面向未來,張炎建議,重慶應推動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做強做優。加大鏈主、鏈長企業引育力度,加快推動集成電路規模持續壯大、智能終端產業提檔升級,深入實施軟信產業“滿天星”行動計劃,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持續鞏固全球最大筆電、國內重要手機制造基地地位,提升產業自主可控度,有力推動電子信息產業規模翻番,全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

同時,應加強公共服務平台創新能力建設。進一步優化電子信息產業公共服務體系,發揮科研院所、公共服務平台機構在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政策鏈深度融合方面的作用,高效配置各類資源,搭建起咨詢服務、檢測認証、人才培育等領域的橋梁,發揮好公共服務平台資源集聚作用。

張炎還建議成渝攜手打造產業發展生態體系。鼓勵兩地公共服務平台與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加強合作,面向“卡脖子”技術協同攻關,聯合建設國家級產業技術研發平台和重點實驗室。整合兩地優勢資源,聯合組建成渝產業發展聯盟、職業教育聯盟等,打造形成產業互補、行業互聯、企業互通、協會互助的跨區域聯動發展模式。深入推進成渝地區工業互聯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建立工業互聯網數據資源合作共享機制,打破“數據孤島”,建設成渝“產業大腦”,全面推進產業鏈協同,開展平台建設、標准制定、人才互動等跨區域合作。

重慶市政協委員、賽力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許林:

加快構建成渝地區新能源汽車生態體系

許林介紹相關情況。王加喜攝

許林介紹相關情況。王加喜攝

“未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將不是單個品牌與品牌的競爭,而是生態體系與生態體系之間的競爭,整車企業靠‘單打獨斗’沒有出路,需要跨行業的全面融合。”對此,許林提出要加快構建成渝地區新能源汽車生態體系。加速區域一體化,產供銷研服協同,產學研用打通,政府、社會及投資方充分支持賦能,全面打通兩地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政策鏈,協同發力,共同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生態體系非常必要。

“當前的大環境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也具備構建高質量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生態體系的基礎。”許林介紹,產業鏈層面,目前川渝有汽車整車企業45家,各級配套商達到1600多家,年產值超7000億元。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川渝產汽車近270萬輛,佔全國汽車產量的11%,重慶整車優勢明顯,四川在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方面具有行業領先性優勢,同時兩地擁有高校和科研院等豐富的智力和科技資源,產學研用基礎厚實。兩地都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發展,社會各方也積極參與。

許林認為,兩地均有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雄厚基礎和強烈意願,可以以川渝兩地聯合編制印發的《共建世界級先進汽車產業集群戰略合作協議》為契機,加快構建川渝一體化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查漏補缺、外引內培、強化兩地創新鏈及產業鏈、價值鏈、政策鏈的聯動,搶抓所剩不多的時間窗口和空間窗口。

重慶市政協委員,民革市委會副主委、市金融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張洪銘:

加快建設西部金融中心

做好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動態平衡

張洪銘介紹相關情況。王加喜攝

張洪銘介紹相關情況。王加喜攝

“加快建設西部金融中心和推動重慶打造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二者相輔相成,關鍵要做好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動態平衡。”記者會上,張洪銘對此提出三方面建議:

一是數字金融賦能服務實體經濟,推動建設數字新重慶。

全方位打造西部數字金融高地。有序推進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和實體經濟分層分級開放數據接口、統一數字門戶,探索建設西部數字金融算力中心,加快建立西部數據資產交易中心。

以數字金融加速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發揮數字金融杠杆作用,加強投融資生態對接,強化直融間融場景聚合。

以數字金融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用好數字金融引流作用,推動數字金融撬動傳統制造業、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二是綠色金融賦能優化資源配置,推進建設綠色新重慶。

建好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穩步推進綠色金融改革創新,探索建立長江上游地區綠色投融資中心、綠色要素市場交易中心、碳排放權交易中心。

以綠色金融支持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發揮綠色信貸引導作用,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等調整優化。

以綠色金融支撐經濟社會綠色發展。引導綠色金融推動產業綠色化、綠色產業化,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三是科創金融賦能促進技術進步,助推建設科創新重慶。

創建國家級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依托西部(重慶)科學城、兩江協同創新區、廣陽灣智創生態城,加快集聚科創金融資源,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以金融科技促進科技創新。加快建設重慶國家金融科技認証中心,全面提升金融科技研究能力、運用能力,推進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金融科技在科技創新領域使用應用。

以科創金融推進產業創新。創新科創金融產品和服務,加速創新要素、資源、政策向企業匯聚,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動產業創新的遞進和破局,促進傳統產業加速裂變和升級換代。

重慶市政協委員,兩江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潔:

兩江新區將打造在全國有辨識度、有影響力的現代化建設“升級版”

李潔介紹相關情況。王加喜攝

李潔介紹相關情況。王加喜攝

“2022年,兩江新區將產業作為立區之本、工業作為強區之基,推動工業成為支撐新區經濟增長的絕對主力。”李潔表示,接下來,兩江新區將加快構建競爭力強、可持續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全力實施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提升行動,奮力打造在全國有辨識度、有影響力的現代化建設“升級版”。對此,兩江新區將在四個方面下功夫:

在打造先進制造業發展高地上下功夫。深入實施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整車龍頭引領行動計劃,推動長安、賽力斯等龍頭擴產上量,持續大力引育車規級芯片、大小“三電”“三智”、汽車軟件等核心環節,不斷提升產業規模和價值含量。加速建設具有影響力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不斷壯大新型顯示、智能終端、集成電路三大產業集群,突出引進一批關鍵配套企業和核心技術。加快培育壯大智能裝備、生物醫藥、先進材料、新型儲能等新興產業。

在打造數字經濟發展高地上下功夫。深入實施軟信產業建圈強鏈行動計劃,以重慶汽車軟件園、兩江軟件園、禮嘉悅來智慧軟件園為牽引,加快打造10大特色軟信產業園,積極創建“中國軟件名園”。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全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示范區。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推動企業“上雲用數賦能”,建設一批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

在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核心承載區上下功夫。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深入實施集結登峰行動計劃和“揚帆行動”計劃,加快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隱形冠軍企業、行業龍頭企業、上市公司。高標准打造創新平台,高標准打造兩江協同創新區,提升重慶卓越工程師學院辦學水平,加快打造創新聯合體,建設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重要策源地。

在著力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上下功夫。圍繞全面優化政務環境、法治環境、市場環境、創新環境和要素保障環境發力。推動政務服務向基層、園區延伸,積極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全方位呵護保障企業發展。

重慶市政協委員,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兼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彭世權:

科技創新引領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高質量發展

彭世權介紹相關情況。王加喜攝

彭世權介紹相關情況。王加喜攝

2022年,西部(重慶)科學城推動科、產、城協同發展,GDP增速位居全市前列,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向好,戰新企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86%,R&D投入佔比達5.4%,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態勢日益顯現。

彭世權表示,西部(重慶)科學城接下來將發布《科技創新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完善“原始創新+產業協同創新+產業化落地”的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

加速創新資源集聚,提升源頭創新能力。以100平方公裡的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金鳳)建設為牽引,圍繞智能科技、生命科技和低碳科技等重點領域,布局一流科技創新資源。推進科學城與大學城深度融合、互促互進,支持高校“雙一流”建設,引導高校科研設備、科研機構、科研團隊向科學城集聚,再謀劃實施一批引領性的校地院地合作項目,提升科學城科研集中度和競爭力。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升產業生成效能。支持企業聯合高校、院所、研發機構等,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搭建公共技術服務平台,發展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培育技術經紀人隊伍,打造集成電路等五大產業孵化集群,完善“金鳳凰”孵化體系,構建“產科金”服務平台,加快科技成果商業化產業化。

加強科技賦能產業,提升主導產業能級。圍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制造業兩大萬億級產業集群目標,實施制造業提質增效行動,高水平打造重慶汽車電子產業園、金鳳實驗室、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瞄准軟件信息、生物醫藥、綠色低碳等賽道,精准招引一批“百億級”“龍頭型”“鏈主類”企業,著力打造一批特色產業集群。

加力推進產城融合,提升要素承載空間。高水平建設金鳳城市中心,推動科學大道、科學會堂等功能性設施早日完工,加快建成科學城商業商務中心區﹔高標准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提速推動隧道、軌道、干道、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布局學校、醫院、養老、文體等公共服務配套。

(責編:秦潔、張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