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聯合發布環境損害司法鑒定藍皮書暨十大典型案例

川渝環境損害司法鑒定藍皮書。重慶市司法局供圖
人民網重慶2月7日電 (劉政寧)為深化川渝司法鑒定協同發展成果和川渝公共法律服務“共同體”建設,2月7日上午,四川省司法廳、四川省司法鑒定協會和重慶市司法局、重慶市司法鑒定協會聯合舉辦新聞發布會。會上,四川省司法廳黨委委員、副廳長王強,重慶市司法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陳治元發布了川渝環境損害司法鑒定藍皮書(下稱藍皮書)暨十大典型案例。
近年來,川渝兩地不斷加強環境損害司法鑒定區域合作。截至目前,川渝共有13家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鑒定范圍涵蓋除近岸海洋與海岸帶環境損害鑒定外的6個大類43個類別﹔川渝兩地登記在冊的環境損害司法鑒定人共計356名,其中具有高級職稱308人,佔人員總數的86.5%﹔川渝兩地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機構近3年共受理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案件3046件。
自2020年以來,兩地開展環境損害檢察公益訴訟42件,減免鑒定費用200余萬元,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意見採信率保持在95%以上。
藍皮書主要分為四個部分:一是打造川渝兩地環境司法鑒定合作協作“共同體”,包括兩地共建環境損害司法鑒定專家庫、共認環境損害司法鑒定人資質等七方面﹔二是織密川渝環境損害司法鑒定高質量發展“功能網”,包括構建質量管控體系、監督管理體系等五方面﹔三是搭建川渝環境損害司法鑒定全領域服務“展示台”,包括有力守護川渝生態文明建設,致力促進川渝司法公平正義等五方面﹔四是謀劃展望川渝環境損害司法鑒定“遠景圖”,對川渝環境損害司法鑒定到2025年以及遠景2035年發展進行了描繪。
這是全國首次在川渝地區以司法行政機關、司法鑒定行業為主體,以環境損害司法鑒定工作為主題發布的藍皮書,其內容經專家學者專業評審,涵蓋環境損害鑒定6大領域43個項目,是川渝司法行政系統、行業協會、專業機構通力合作,共同開展環境損害司法鑒定區域合作的實踐成果。
藍皮書不僅綜合歸納了川渝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發展合作歷程、高質量服務效能、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公平正義及多項特色亮點工作,還對2025年至遠景2035川渝兩地環境損害司法鑒定引領發展格局、升級發展態勢、護航發展能力、協同發展成果進行了展望。
會上還發布了“重慶市環境損害司法鑒定中心承辦的某縣船舶廢油損害環境司法鑒定案”“四川中環聯蜀環境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所承辦的某市不明來源固體物質危險廢物司法鑒定案”等川渝環境損害司法鑒定十大典型案例。
據了解,川渝兩地今后將進一步推動環境損害司法鑒定工作協同發展,助推跨區域重大疑難案件會商研判、重點項目協同推進、重要問題定期通報等機制全面落實,使兩地環境損害司法鑒定技術交流、能力培育、業務培訓等多方面、多層次、多方位協同發展能級不斷提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