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兄弟獲清華北大保送資格 他們怎麼做到的

雙胞胎兄弟熊英翔、熊俊翔
近日,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公布2022年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以及信息學五大學科競賽國家集訓隊名單,重慶有17名學生入選。值得一提的是,入選的重慶選手中,個人總成績位居全國第十五的熊俊翔和全國第二十七的熊英翔,是一對雙胞胎兄弟,都來自重慶八中科學城中學(原重慶市樹人中學),兄弟倆都獲得了清華北大的保送資格。他們為什麼那麼牛?有什麼成功經驗值得所有孩子借鑒?一起來看看吧。
經歷多次挫折后雙雙摘金
兄弟倆今年都是18歲,熊英翔是哥哥,比熊俊翔早出生兩分鐘。兩人初中就讀於重慶八中渝北校區,接觸信息學算是偶然。上初一時,學校要求同學們加入社團,兄弟倆選擇了編程社。從此,二人在老師的引導下慢慢喜歡上了信息學,走上了競賽這條路。
競賽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五年來,從業余愛好到進入學校的集訓隊,再到參加重慶市的省隊選拔,熊英翔、熊俊翔參加過多次選拔賽,也經歷過多次的挫折打擊,弟弟熊俊翔甚至有過退出競賽隊的念頭,在教練老師的關心鼓勵下堅持了下來。
2022年是兄弟二人第一次進入重慶市信息學競賽省隊,也是他們首次參加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作為高二學生,這也是他們最后一次參加該競賽的機會。“最后一次參賽機會,隻能放手一搏,爭取獲得滿意的成績。”熊俊翔說,兄弟二人在省選中成績並不理想,他自己甚至排在重慶隊的倒數第二名,當時覺得獲得一枚銀牌就是很好的結果。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熊俊翔以全國第十五、熊英翔以全國第二十七的成績奪得了第39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的金牌,入選國家集訓隊,並獲得清華北大的保送資格。
正確學習方法是制勝法寶
對於這份成績,哥哥熊英翔坦言“感到有些意外”。弟弟熊俊翔則形容自己是完成了“逆天翻盤”。因為,他從未得到過省級一等獎,最后卻闖過省選大關一路沖進了國家集訓隊。他是怎麼完成這個翻盤的?“回想之前比賽失敗的經歷,當我想要放棄的時候,是教練和老師們鼓勵支持我。”熊俊翔說,進入省隊以后,能和其他選手一起訓練,一起沖刺,讓他感到非常有動力,金牌成了他的目標。
熊俊翔也分享了自己的學習方法,“做最有用的努力。”具體來說,一是努力的方向要正確,否則再累都是徒勞。為了精准地找到學習中的問題並對症下藥,必須建立起一套科學的“學習-做題”的體系,而知識點掌握透徹是一切的基礎﹔二是努力的效果最大化。主要體現在學習計劃上,必須對考綱和自己的水平有足夠的了解,才能制訂效率最高的學習計劃。“雖然競賽學習和文化課並不相同,但是我的這個學習方法是從一直保持較好成績的物理學習上提煉出來、后面一步步完善的,所以其實是通用的。”
興趣愛好父母全力支持
作為雙胞胎,熊英翔、熊俊翔兄弟二人很有默契——一起考入重慶八中、共同選擇信息學競賽、一起拿下金牌並入選國家集訓隊、又一起獲得清華北大保送資格。學霸是如何煉成的?兄弟二人坦言,他們的父親是中學語文老師,母親是醫務工作者,父母在教育他們時,會給予更多的尊重和寬容,從不會強迫他們。
“隻要是我們感興趣的東西,爸爸媽媽都會支持。”熊俊翔說,小時候他們學過跆拳道,還短暫學過唱歌和吉他,接觸信息學后要用電腦,爸媽便給他們二人買了筆記本電腦。媽媽劉女士說,在孩子們的學習上,作為家長在小學階段操心多一些,主要是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兩個孩子在學習上比較自覺,能主動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小學時邏輯思維就很強。因為同齡,兄弟二人還互相切磋和激勵,共同成長。“孩子們有興趣愛好,我們會盡力支持,做好他們堅強的后盾。”劉女士說。
學好競賽這三點缺一不可
“他們對信息學是真正純粹的熱愛,且都非常認真、執著。”在教練吳新看來,這是兄弟倆學習中遇到很多挫折、還能成為“競賽雙雄”的主要原因。
吳新說,熊俊翔高二還沒拿到省級聯賽一等獎,排名在重慶市60名之后,而隻有12人能參加全國競賽,其他人可能會打退堂鼓了,而他在老師的鼓勵下繼續堅持參賽,后來在省選中逆風翻盤。同時,兩人在學習上聽從老師的安排,“他們對老師的要求都是不折不扣地完成,學習始終能夠跟上老師的步伐,一直在不斷地前進和上升。”吳新說,要學好競賽,首先是興趣,其次是天賦,第三是堅韌不拔的品質,三點缺一不可。正因為如此,兄弟倆不僅競賽取得了好成績,其他學科成績在年級也名列前茅。據上游新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