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亩油橄榄从何而来?

合川隆兴镇一二三产业正加速融合

2020年07月07日08:08  来源:重庆日报网
 

  连日来,合川区隆兴镇漫山遍野的3万亩油橄榄基地里,三五成群的村民在成片的橄榄枝间穿梭着,小心翼翼地管护这片橄榄林。

  6年前,合川区隆兴镇引来一家企业试种油橄榄,开荒山、修公路、建基地……“如今,这里漫山遍野的橄榄绿,着实让人心旷神怡!”隆兴镇党委书记周小兵用手轻轻地托着几片嫩绿说:“我们集中联片打造了3万余亩油橄榄,一二三产业正加速融合,促使乡村振兴步伐加快!”

  龙多山台地种下3万亩油橄榄

  隆兴镇距合川城区44公里,是合川区典型的传统农业大镇,总人口4万余人中有不少人外出务工,致使该镇有上万亩旱地成了闲置地。

  周小兵介绍,2014年,镇上邀请各方专家前来实地勘测,并派人前往甘肃武都、四川西昌等地考察论证,最终锁定了发展油橄榄产业。而后,合川区帮助隆兴镇招商引资,引进重庆江源油橄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源公司”),投入5000多万元规划建设万亩油橄榄基地。

  时任峨眉村村支书、现任村级合作社社长的陈少贵介绍,油橄榄需要种植5至7年才能进入盛产期,每亩需投入4500元左右,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因此,当村里动员村民发展油橄榄产业时,很多人反对。后来,镇政府带着村干部们外出实地考察后,大家坚定了发展油橄榄的信心。

  与此同时,江源公司也启动了3种产业发展模式:一是“公司流转土地”模式,流转土地建立油橄榄试验基地及示范基地;二是“公司+合作社”模式,公司占股51%,合作社占股49%,投入和分成均按占股比例确定;三是“农户土地入股”模式,以“土地入股、返聘务工、保底分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核心,实现农户、公司、合作社三方共赢。

  “江源公司与合作社或农户签订购销合同,按6元/公斤的保护价收购油橄榄鲜果,如当年市场价格高于保护价,则按市场价收购。”陈少贵带领5名村干部身先士卒成立合作社,流转了3000亩闲置地,在江源公司的统一栽植队伍、统一供应种苗、统一栽植标准的“三统一”措施帮扶下陆续种下了橄榄树苗。

  截至目前,该镇共发展种植油橄榄3万余亩,成功栽植5个优良品种。其中,公司直接流转土地6000余亩,“公司+专业合作社”发展15000余亩,“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民入股”发展9000余亩。

  今年鲜果产量预计约700吨

  记者随着周小兵来到位于永兴村蛮子洞的油橄榄示范基地观景台,5000余亩的橄榄基地尽收眼底,满是生机盎然的产业风景。

  隆兴镇镇长代金川介绍,合川区各部门也对油橄榄产业发展给予大量政策扶持。其中,农委、水利、交通、林业等部门整合涉农资金3000余万元,建成基地配套机耕道、硬化通畅公路等100余千米,新建水利U型渠12.6千米,新建和整治山坪塘72口,建成1.6万亩高效节水灌溉设施。

  “2016年,我们有1000亩油橄榄树试挂果,经国家林业局经济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检测,这些油橄榄鲜果平均出油率达13.52%(油橄榄鲜果出油率一般11%左右)。”江源公司负责人卢赐强介绍:“我们不断加强科技投入,成立了油橄榄研究所,与西南大学等专业院校开展技术合作,请来国外专家现场授课,有信心将油橄榄产业做大做强。”

  2016年,该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油橄榄综合加工车间,成功注册“渝江源”“欧丽康语”2个橄榄油商标,取得绿色食品认证。目前,该公司打造了“渝”字号、“江”字号、“源”字号3个系列共9款橄榄油产品。产品在淘宝、京东等线上电商平台和永辉、重百新世纪等线下商超和专卖店均有销售。2017年,“渝江源”橄榄油品牌又先后荣获中国橄榄油十大品牌、第二十四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特别奖”。2018年,入选“巴味渝珍”公共品牌。该公司油橄榄基地也先后荣获中国林业学会授予的“全国林业科普基地”和中国科协和财政部授予的“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称号。

  173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隆兴镇的油橄榄产业还助力了脱贫攻坚。安乐村的罗世兵一家,就是受益者之一。

  正在油橄榄基地务工的罗世兵告诉记者,现在的安乐村荒坡变绿坡,产业路四通八达,外出务工的人都回到基地工作了。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往他出去工地做小工,每月工资两三千元,除去开支也所剩无几。如今他的5亩地有1500元流转费,两口子每年还能在基地赚到4万元左右,家里的老小、农活全部能照顾到了。

  “管护油橄榄基本是手上工作,六七十岁的人都能干,且月月有活干。” 陈少贵介绍,峨眉村也有150余村民从中受益。去年,合作社给村民发放工资60余万元。

  隆兴镇通过油橄榄产业带动作用,成立了35个专业合作社、38个家庭农场,发展12个经营大户,逐步形成了多种利益联结模式,使农民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各环节分享更多增值收益。

  目前,长期在隆兴镇基地务工的村民达460余人,贫困人口参与务工约220人,每年人均增收约8000元。全镇累计已有173户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和基地务工,顺利实现脱贫。本报记者 张国勇 汤艳娟

(责编:陈易、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