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精准扶贫】

市中医院专家走进石柱 为药材产业"把脉问诊"

【查看原图】

  
村民马学成和妻子在瓜蒌种植基地进行修整。罗行 摄

      人民网重庆7月10日电(陈琦)这个春天,由于在抗击疫情阻击战中“大显身手”,中医成为名副其实的热词。当中医遇上扶贫,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日前,记者随重庆市中医院赴石柱县调研当地中药材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看到了别样的答案。

  小暑刚过,在石柱县中益乡坪坝村瓜蒌种植基地里一派生机勃勃,村民马学成和妻子正忙着为枝条打岔。在华溪村一处狭长沟谷里,栽种两年的黄精已经根茎肥厚……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引导村民采用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农户订单种植等多种形式,规模种植黄连、前胡、木瓜、瓜蒌、黄精等中药材1万余亩。

       这些种在土地里的“宝贝”,已经帮助当地不少贫困户闯出了致富的新路子。


石柱县中益乡瓜蒌种植基地  罗行 摄

      据了解,瓜蒌是一种浑身是宝的中药材。瓜蒌种植一次可收获4年,它的籽、皮、根均可入药,亩均收益2000元左右。瓜蒌的根磨成的药粉叫作天花粉,如果将瓜蒌与天花粉一同出售,亩产效益在3500-4000元。

    “栽种瓜蒌过程中,你们如何施肥?会不会打农药?有技术人员指导吗?”重庆市中医院专家一行在瓜蒌种植基地详细了解了瓜蒌、种植、采摘、销售和助力产业扶贫情况。

       村民马学成直言,基地不用农药、化肥,除草都是靠人工,虽然辛苦点,但是要保证药材的质量。“我把自家土地入股种植瓜蒌,每年除了有保底,年底还有分红。在基地‘做天天’,一天还有八十元的收入,很划算哦!”说到收入,马学成脸上露出了笑容。几年间他已从那个愁容满面的贫困户变成了春光满面的药材种植能手。


重庆市中医院党委书记王守富与中医药专家在石柱当地药材公司调研。罗行 摄

  据重庆泰尔森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地萍介绍,公司于2017年底在中益乡坪坝村发展了100亩瓜蒌基地,当地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除了每亩能拿到500元的土地流转金,在基地每参加一天劳动,还能得到80--100元不等的劳动收入。接下来,他们将进一步加大投资管理力度,把瓜蒌产业做大做强,最终实现三方共赢。

  当天,让马学成感到高兴的是,他们种植的瓜蒌有望被重庆市中医院优先采购。“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黄精基地里,村民流转土地种植的黄精长势喜人。罗行 摄

    在华溪村黄精种植基地,重庆市中医院专家实地查看了黄精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情况。“我们正在对全市中药材种植现状、企业加工销售中药材、中医医院等医疗机构使用中药饮片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努力探索既符合公平竞争原则,又能以助推中药产业发展,防止脱贫再返贫的运行模式”。重庆市中医院党委书记王守富说。


重庆市中医院专家在石柱当地药材公司进行调研。陈琦 摄

 “我们希望通过实地调研,在政府支持下,建立起一个中医药产业链闭环。”该闭环以医疗机构需求为导向,由企业建立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并负责提供种子种苗、技术指导、收购与加工销售;药农获得土地入股与劳动力付出两份收入;最终实现农户增收、企业获益、医院壮大的目标。

       王守富表示,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触手可及,中医药人也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磅礴力量,走出中医药扶贫特色道路。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2020年07月10日21:21
分享到:
(责编:秦洁、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