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企业

每百平方公里路网密度达到4.13公里居西部前列

织密公路网络 提升出行品质

2021年08月04日12:16 | 来源:重庆日报网
小字号

涪陵西服务区

  7月27日,来自市交通局消息称,在交通运输部组织的“十三五”时期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大考中,重庆交出一份靓丽的成绩单:重庆干线公路综合管理水平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江苏,为历史最好成绩。

  “‘国评’是对全国公路行业治理能力的全面检验,有利于各省市横向对比参照,准确找准本地定位,相互借鉴经验做法。重庆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来之不易。”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成绩单背后,是重庆交通人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为总揽,围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实施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升公路出行服务品质。由此,全市交通建设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高效率”。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市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4312亿元,创历史新高;重庆“三环十二射多联线”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在建高速公路近1500公里、创历史之最,通车总里程达3400公里,每百平方公里路网密度达到4.13公里、均居西部前列。同时,全市建成“四好农村路”6.27万公里,改造普通干线公路1.02万公里。

  一条条伸向远方的公路,犹如活力四射的血脉,有力推动了重庆高质量发展。这也让回家的路不再遥远,承载着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技术人员查看路面修复情况

  路网结构不断优化 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8.5万公里

  7月23日15时,渝长复线高速长寿北站,随着一辆辆社会车辆有序驶入收费站,标志着渝长复线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由此,中心城区与长寿区新增一条快速便捷通道,既有渝长高速的通行压力也大大缓解。

  地处中心城区的渝长复线高速,全长只有52.8公里,却将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有机串联起来。

  在箭沱湾互通与南两高速无缝连接,可直达南道高速、渝湘高速;在长(寿)梁(平)互通与长万高速相连,直接与G50沪渝高速公路、G42沪蓉高速相接。

  渝长复线高速将有力促进沿线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化工、电子信息以及旅游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市民前往张关水溶洞、长寿湖风景区、长寿菩提古镇、太平牡丹园等地旅游休闲,时间更短、路况更好。

  渝长复线高速只是我市加速公路基础设施提质增效的举措之一。

  交通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也是重要民生工程。“十三五”时期,我市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全市公路累计完成投资2576亿元,先后建成重庆渝北至四川广安等12条高速公路、总长725公里,全路网桥梁2155座,特大桥65座,隧道359座,特长隧道54座。开通收费站277个、收费车道1899条,年服务人群超4亿人。

  一张越织越密的道路交通网,如同一幅壮丽长卷,在山水之城、美丽之地铺展开来。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8.5万公里,全市路网密度达225公里/百平方公里,较“十二五”末增长33%,路网结构不断优化、通行能力大幅提升。

公路就地热再生

  提升道路出行品质 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蝶变

  7月25日,走进G5021石渝高速公路涪陵西服务区,犹如走进中心城区的时尚步行街,曾经人车混杂的景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新、休闲、时尚和典雅风格。

  进入服务区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不再是超市,也看不到冒着浓香气味的小摊点,而是一个迷你儿童乐园、类似客厅设置的按摩厅,以及西餐厅装修风格的开放餐厅。特色小吃街、咖啡岛、德克士、张鸭子分布在餐厅两侧,餐厅可容纳100多人用餐,游客可在此喝咖啡、就餐。

  重庆沪渝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平表示,2019年起,结合“云水山城,特色涪陵”的文化主题,对涪陵西服务区实施品质提升改造工程,按照“体现特色、注重功能、经济适用”原则,累计投资6000余万元。

  “改造后的涪陵西服务区,成为目前重庆高速路网中体量最大的服务区之一。”李平表示,改造后的服务区总占地面积161亩,建筑面积近7650平方米,双侧停车位达到430个,两侧综合楼总厕位数增加到280个。共设计了3个休闲区,囊括户外娱乐、健身休闲、室内儿童专区等,意在满足不同旅客的放松需求。同时设置有第三卫生间、母婴室、儿童游乐区、车位检测系统、厕位显示装置、互动式投影、WIFI全覆盖等便民设施,并设置VR互动体验通道、车位指引、智能公厕等,为过往旅客带来一场魅力无限的科技之旅。

  “在内部细节上,我们通过对涪陵地貌、整体建筑形式的了解,提取出建筑形式和山水之间的联系,在主入口通道处设置了一整面体现涪陵山水人情的形象墙。同时,在不影响整体风格的前提下,内部装修融入了当地特色灯笼、窗户造型,使得整个区域不仅蕴含现代属性,更有当地特色属性。”李平表示。

  在全封闭的高速公路上,人与车的各式需求都要靠高速服务区来满足。过去,人们对服务区的需求就是休息、如厕、简单餐饮和便利店这样的“标配”;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对服务区的需求从“标配”向“高配”转变,实现服务区向旅游、交通、消费等综合体的转型。

  涪陵西服务区的蝶变,仅是“十三五”时期我市实施为期三年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隧道、绿化及路容路貌的品质提升举措之一。

  “十三五”时期,重庆高速集团从2018年起先后投资9.6亿元,共计完成了519座隧道提质升级及117座主城都市区内的隧道品质再提升、78万平方公里的绿地提升改造、126座收费站的站容站貌品质提升。

  实现222个收费站、777条车道移动支付,MTC车道移动支付通行费交易成功率99.34%,通行效率大幅提高。全国首批实施一站式ETC自助申办服务、ETC账户代收停车费用两项线上服务,并将全市71个主要景区接入高速ETC微信平台、最高可享受7折门票优惠。

  同时,2021年,我市将继续开展绕城高速以内射线路段品质再提升行动,重点整治沿线路域环境、收费站、服务区等区域沿线白色垃圾、枯枝枯树、杂草清理,并开展路面及防护设施冲洗、行道树修剪等工作,加强日常保洁频次,擦亮“区站隧”,扮靓“坡坎崖”;实施中分带路缘石安装、渝湘高速绿化景观及收费站、服务区、主线绿化景观打造,开展服务窗口靓化工程,对7个主线站、13对主要服务区添设新绿;完成成渝高速中梁山隧道墙面涂装。

  推动技术创新 探索智慧高速建设

  7月25日,招商公路重庆公司运营管理中心高速公路隧道智能管控平台,40幅大屏幕亮点闪烁、实时数据滚动更新,将G5021石渝高速和G75渝黔高速重庆段共170多公里的路况“一网打尽”。

  “这是重庆高速公路目前最全面的隧道智能管控平台。”重庆沪渝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重庆渝黔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祖英表示。

  全路段共设1400余个摄像头可实时监控,一旦隧道发生交通事故,平台最快2分钟内就可“一键”下发78项指令。

  众所周知,相较于高速公路其它路段,隧道突发事故多,事故处置时间比较长,应急救援难度也比较大。而传统隧道由于信息化建设存在标准不统一、分系统独立控制,系统资源整合程度低等问题,导致隧道事故应急处置效率低下。

  祖英表示,该高速公路隧道智能管控平台包含综合监控、设备管理、指挥调度、数据分析、平台管理、数据可视化大屏6个功能系统,采用了“一隧一预案”对事故类型进行分类,实现了隧道的可视、可测、可控、可服务。

  “传统的人工巡查高速隧道,全线20座隧道需要几个小时,现在半小时就可轮巡一次,全路段3小时轮巡,工作人员可及时、准确掌握各路段运行情况,隧道救援效率明显提高。”祖英介绍。

  同时,隧道照明也实现智能化控制,隧道灯光可按照白天、傍晚、夜晚等多模式,提供进出隧道自适应亮度环境,较传统可节电20%。

  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时期,包括高速集团、中铁建重庆投资集团等在内的高速公路运营单位积极探索智慧高速建设,成效显著。

  积极与高德地图开展路况信息融合共享,借助高德导航APP的高覆盖率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出行信息服务,实现重庆高速公路出行服务“一张图”,为群众出行提供实时信息服务。

  研发应用巡查救援APP,实现巡查、救援、突发事件现场处置的信息化流程记录,同时在ETC微信公众号中增设一键救援功能,社会公众可直接进行报警救援,实现应急救援智慧化。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共用,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签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慧交通发展合作备忘录》,目前实现基础通信网络互联互通,向四川省推送我市2万余条道路视频资源,加快实现两地公路数据共享互用。

  引导区县建设智慧公路。2017年,在武隆仙女山交旅融合项目,通过地磁数据对节假日路网拥挤度进行分析,实现交通诱导,拥挤度下降13%。2019年,在巫溪边坡监测项目,8座普通公路隧道建成绿色蓄能发光应急诱导示范工程,实现节能减耗、安全通行。

  交通旅游融合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交通兴,百业旺。

  7月26日上午,作为重庆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的永川区黄瓜山村,以提档升级后的全新面貌正式开园迎客。

  昔日的黄瓜山,因山路崎岖难行,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黄瓜山,山坡坡,石头多,红苕打烂锅,有女不愿嫁上坡。

  从穷山僻水到乡村振兴示范村,黄瓜山村华丽转身的背后是一条条四通八达、平坦宽阔的道路。

  为助推黄瓜山片区乡村振兴,永川区交通局加密农村公路路网,提质升级该区道路主动脉,提升公路日常养护水平,三举措为村民铺就“产业路”、“富民路”。“十三五”时期以来,黄瓜山片区已建成农村公路159公里,在建36公里,建成后黄瓜山片区农村公路总里程将达195公里。同时,对该区域省县道、重点旅游线路(包括农村公路)均实施了机械化养护保洁全覆盖和人工养护分段负责制,公路机构还对纳入镇街日常养护范围的农村公路进行严格考核,确保整个片区保持“畅、安、舒、美”的路域环境,也让当地村民过上了幸福生活。

  目前,全村以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盛产梨、葡萄、草莓、猕猴桃等特色名优水果,生姜、萝卜、牛骨头大米等特色农产品,特色农业年产量1.26万吨,产值2.1亿元。

  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市通过织密公路建设,推动形成了一批“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这为农村地区带去了人气、财富,凝聚了民心。

  数据显示,2020年底,全市农村路网沿线形成和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推动当地村民脱贫,助力乡村振兴,“十三五”时期,重庆高速集团在全路网统一规划设计服务区扶贫专馆和专区,到2020年末,共计建成1处扶贫专馆和12处扶贫专区,并全部投用,累计采购、展销各贫困乡镇共计200余种扶贫产品。

  以武隆服务区为例。武隆服务区脱贫专柜自2019年7月投用以来,对接当地政府销售武隆区后坪乡洋芋果、白芝麻、酥麻、玉米粒、干胡豆、红薯粉等12种产品。

  重庆高速集团积极建设风格多样的特色化服务区,规划冷水、围龙、龙溪河、大观等多个特色服务区,其中冷水服务区被中国公路学会授予“中国高速第一自驾营地”称号。在万州、武隆服务区打造了高速旅游信息岛,在10个服务区设立旅游服务中心,制作推出《重庆高速出行服务指南》等沿途旅游线路手册,策划开展高速公路腊梅文化节、美食文化节、寻味服务区、高速公路文明游系列交旅融合活动。

  据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高速集团将继续围绕高速服务区窗口效应探索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新做法,在大观、龙溪河服务区开展林特产品展销。同时,探索路地共建新模式,龙溪河服务区与梁平区合作打造农业奥特莱斯潮集活动,展销梁平、长寿、垫江、万州等10余个地区上百种优质农特产品。

  数说 “十三五”时期重庆公路网

  重庆“三环十二射多联线”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在建里程近1500公里、创历史之最,通车总里程达3400公里,省际出口通道从16个增加到24个、西部领先;中心城区射线高速公路通道达到12个、每百平方公里路网密度达到4.13公里、均居西部前列。

  新建、改建普通干线公路和“四好农村路”72841公里,高速公路路面大修738延公里。完成519座隧道提质升级,改造26座主通道隧道照明设施、117座都市区隧道墙璧。

  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及市级财政资金1200亿元,引入社会资本2900多亿元,完成投资4312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普通公路、高速公路养护分别投入384亿元、83亿元,较“十二五”分别增加3倍、1.2倍。

  “十三五”时期,我市新建公路安防工程1.1万公里、实现乡道以上全覆盖,改造危桥危隧1000座。

  创建全国百佳服务区3对、优秀示范服务区11对。

  潘子奇 图片由重庆市交通局提供

(责编:秦洁、张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