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精神 “红孩子”是这样“炼”成的
走进大巴山深处的城口县庙坝镇第一小学(以下简称“庙坝一小”),犹如走进立体的“红色文化”课堂——孩子们自己当“小老师”讲述发生在城口的红色革命故事、用手工泥塑再现百年经典、积极践行红色文化攒存“红色幸福币”……“读、学、听、看、访、讲、演、写、画、塑、研、评”等党史学习“十二载体”,让该校党史学习教育更立体、更生动。
“我们以‘童心向党’为主题,以‘十二载体’培养具有革命精神和民族情怀的‘红孩子’,效果不错!”庙坝一小校长戴国波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自豪地说。
学习
“一碗水蜜蜜甜,红军再喝喝不干……”本周一早上,庙坝一小的红领巾广播站准时开播红色故事。在娓娓道来的故事中,孩子们开始了一天的学习。
城口是有着深厚革命传统的老区。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理解红色文化,在学习党史经典故事的同时,学校特意增加了发生在城口的革命故事。
在学校的红色文化长廊,既有《少年儿童学党史》《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等经典红色作品,也有像《血沃巴山》这样的地方革命史教材。不少孩子利用午休时间来这里翻阅、讨论,红色文化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灵。
城口县内有众多革命遗址。庙坝一小老师带孩子们参访红三十三军指挥部遗址、重庆城口县苏维埃政权纪念公园、川陕苏区城口纪念馆等,深化孩子们对红色文化的感受。
创作
在学校泥塑教室,有一艘长约60厘米的泥塑小船,拙朴的船身、修长的船桨,却有着破浪前进的昂扬姿态。在船身上,镌刻着稚嫩的四个大字:“红船精神”。这是孩子们在泥塑课上,用当地随处可见的黄泥精心创作的。此外,还有红色五星、党旗等一件件带有童真的作品。
每周一,在国旗下,都会有一个班级以表演情景剧的方式讲述红色经典小故事,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经典场景,展现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系列活动中,庙坝一小利用语文课、美术课、泥塑课等,带领孩子们用撰写诗歌、描绘党史经典时刻等方式,感受红色文化。
“用孩子喜欢的方式,鼓励他们在学习经典后自主创作,激发他们对红色精神的共鸣。”戴国波说。
实践
在庙坝一小,食堂开餐时采用的是“自助餐”形式。孩子们排队自取,吃多少就盛多少,几乎没有浪费;洗碗时,孩子们将龙头开得水量适中,用完就关。
“以前也给孩子们讲要节约的观念,没想到大家能这么自觉遵守!”在食堂工作多年的周光翠阿姨很感慨。
为让红色基因深植青少年心灵,庙坝一小开展“凝心聚力为党培育更多的‘红孩子’”主题少先队教研活动和“红领巾奖章”评选活动,为孩子们搭建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们从书本走向实践;根据日常孩子们的表现,给出色的“红孩子”颁发“红色幸福币”。
平日里,还有不少孩子主动参与看望孤寡老人、环境卫生保护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成为校外红色文化小小宣传员和践行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