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文化传承不息

宋学勤

2021年06月07日07:5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运用好红色资源,对于学习党史、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有效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

  近段时间,红色主题影视剧、红色研学在青少年中备受欢迎,充分说明红色文化的主题尽管严肃,但也可以很有吸引力,厚重的党史也可以感染青年。事实上,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也记录着一代代中国青年挺立时代潮头、勇担历史使命的行动。今天,让体现崇高革命精神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红色文化传承下去,才能更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正确引导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感知和认同红色文化,使红色文化入脑入心,成为新时代青年追求进步、站稳立场、提升品德的不竭精神力量,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需要培养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亲近感。对今天的青少年而言,他们的成长环境与孕育红色文化的历史环境截然不同,对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可能会有距离感。因此,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有必要增加课堂之外的相关活动。比如,通过革命旧址和文物等实体性红色文化资源,直观生动再现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通过革命战争中产生的歌曲、标语、信函等文献性红色文化资源,多维度、全方位展现党史上的英雄人物、伟大精神;通过现代影视和文艺作品等艺术性红色文化资源,全景深度展示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意义,等等,从而更好调动青少年学习红色知识的积极性。

  推动红色文化入脑入心,创新方式很重要。例如,一些高校紧跟时代,推出“思政课VR体验”,通过VR技术参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成就等方式,增强学生们的实地观感,让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出教室,也让红色文化资源走进了课堂。此外,不同的学科也应该开拓思路,将红色文化资源应用到教学中。比如,在物理课讲授航天知识时,如果能够结合“两弹一星”元勋事迹和载人航天精神,学生就更容易对相关知识产生兴趣;在生物课讲授生物体知识时,可以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其中,这种人文情怀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对教育者来说,在运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中,要用人格去影响人格,用情感来建立情感,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教育者具有合格的政治素养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才能引导青年认识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品格建设,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只有做到课堂内外言行一致、自觉践行所教所讲,严于律己、表里如一,才能真正用理论引导学生、用情感感化学生,在学生面前有说服力,进而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责编:盖纯、张祎)

本网专稿

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汽车行驶在重庆市黔江区中塘镇双石村的“挂壁公路”上。杨敏摄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江区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力度,在峡谷、沟壑、悬崖、绝壁上修建了一条条“挂壁路”“盘山路”。…【详细】

原创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原创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

原创

图片新闻

  • 重庆经开区这家企业 用"两剂"解锁新能源密码重庆经开区这家企...
  • 重庆黔江:“挂壁公路”助力乡村振兴重庆黔江:“挂壁...
  • 先睹为快 智博会上有这些“黑科技”先睹为快 智博会...
  • 重庆力争年内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万辆以上重庆力争年内推广...
  • 花溪街道自制车贴 倡导文明驾驶花溪街道自制车贴...
  • 铜梁:莲藕产业连成线 乡村富起“一大片”铜梁:莲藕产业连...
  • 刘寒同:17年坚守渔政执法岗 守好母亲河刘寒同:17年坚...
  • 万开云同城化发展驶入“快车道”万开云同城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