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区县

创建文明城区如何做文明人 发言人面对面来交流

2021年12月18日10:45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活动现场。巴南区委宣传部供图

  人民网重庆12月18日电 12月17日下午,巴南区发展改革委、区司法局、区文化旅游委、区政务服务办、区市场监管局的5位发言人来到巴南区花溪街道,就信用生活、公共法律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政务服务、吃得文明等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和政策,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

  “在巴南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就像网购一样便捷。”巴南区政务服务办副主任朱济坤介绍,巴南区打造了“就近办、一次办、网上办、马上办”多渠道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市民网上提申请,工作人员平台审核办结,并免费邮寄送达。目前,巴南区共设立“政务服务厅”51个、政务服务点340个。

  “公共法律服务,请问可以从哪些渠道获得呢?”在交流环节,市民踊跃提问。

  “目前巴南区建立人民调委会348个,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公证处、司法鉴定所等法律服务机构,都可以常态化、零距离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所有村(社区)配备了法律顾问,会到村居开展法律服务。”巴南区司法局副局长袁贤强介绍。

  “巴南的公共文化设施越来越多,如果家住偏远乡村,喜欢看书,怎么才能借到书呢?”现场一位市民代朋友提问。

  “巴南推出了‘巴图优借’文献借阅服务的新模式,市民只需通过手机进入优借系统点击图书,两天内就会免费配送到达读者手中。”巴南区文化旅游委副主任朱艳萍介绍,除了线上借书,市民还可以关注巴南文化馆微信号,线上观看文艺节目。巴南区试点了构建公共文化物联网巴南互联互通机制,创立点单预约服务模式,将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上互联网菜单,各基层服务点根据群众需求,开展“网上点单”,管理中心“照单配菜”。

  有群众不理解:“吃饭拿筷放筷很麻烦,为什么一定要普及使用公筷公勺?”巴南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余柄廷“科普”说,使用公筷公勺、分餐进食的最大好处就是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就餐者可放心把剩菜打包回家,为了使“吃得文明”社会新风走进千家万户,巴南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委宣传部、区商务委,在全区范围内发起了“文明餐桌食品安全示范创建”行动。

  近年来,巴南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重庆市信用示范城市”“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这些荣誉可以为市民和企业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呢?来自巴南区发展改革委的程功说,信用不再像过去那样仅仅只是一个抽象的道德概念,而是能够换来真金白银、带来具体好处,比如办事加快、借钱方便、风险降低等。他呼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仅需要政府推动,还需要企业、群众广泛参与。(刘政宁、李洁)

(责编:陈易、张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