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唤醒“沉睡”耕地资源 撂荒地变“良田”
工人在整治好的耕地里播种晚熟玉米。夏林摄
耕地是农业发展之源、农民安身立命之本,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生命线。为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涪陵区统筹利用撂荒地,唤醒沉睡的耕地资源,把撂荒地变为“良田”,确保应种尽种。撂荒地迎来新生、种植大户迎来发展新机遇。复耕复种热潮在涪陵不断上演。
3月29日,在新妙镇平政村三组,一块块耕地井然有序,放眼望去都是良田。“5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草比人高。”种植大户张小锋指着这一大片耕地说到。
新妙镇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便捷,许多农民都选择进城务工,劳务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抓手。平政村的村民也不例外,年轻农民走出村庄,学技术、变身份。新的职业,让进城农民无暇顾及乡下承包的责任田,不少耕地因多年不耕,已成为撂荒地。
百胜镇的农业种植大户张小锋是经过多方考察,发现平政村的土地很适合种植粮食农作物。在镇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去年10月张小锋在平政村三组流转了200亩撂荒地,通过平整土地后种植晚熟玉米等粮食农作物,将“沉睡”的土地唤醒。
“这200亩撂荒地已经全部平整了,这两天正在种植晚熟玉米。”看着眼前的变化,张小锋脸上挂满了笑容。张小锋流转的200亩撂荒地如今是一派繁忙的劳作景象,这只是涪陵区全面铺开撂荒地复耕复种的一个缩影。
在涪陵,几乎所有乡镇都存在耕地撂荒现象,撂荒地已成为当地政府的一块“心病”。近年来,涪陵区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结合粮食安全考核工作,把解决耕地撂荒问题作为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措施,严格落实“区、乡、村、社”四级责任,因地制宜采取业主承包、种植大户流转、代耕代种、耕地宜机化整治、鼓励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等一系列措施,在有效遏制耕地撂荒的同时,对已撂荒耕地进行分类盘活利用。
张小锋表示,他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在平政村流转撂荒地1000亩,发展粮食农作物,真正将撂荒地利用起来,发挥其经济效益,同时也让更多附近村民就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下一步,涪陵将继续加大对全区撂荒地的全面排查,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为调查范围,对辖区内撂荒一年以上的耕地情况开展全面排查,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工作台账,标识每一块撂荒耕地的承包户、位置、面积、类型等信息,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块。涪陵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开展全面排查的同时,还将进行整治利用,做到边排查边整治边利用,做到一户一策、一地一策。”负责人介绍。(夏林)
来源:涪陵区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高清组图:三峡春韵
- 人民网重庆3月30日电 (刘政宁)春风拂过,长江三峡两岸绿植吐出嫩绿的新芽,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从空中俯瞰巫峡、瞿塘峡、错开峡,绿水青山间云雾缭绕,山脚的梯田色彩斑斓,蔚为壮观。…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