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头图

数字赋能乡村 田园“锦上添花”

——大巴山麓的“数字乡村”实验

2022年05月17日07:11 | 来源:重庆日报网
小字号

5月2日,开州区满月镇马营村雪宝山居音乐营吧,游客在营地内搬运行李。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一枝牡丹能绽放几种“花样”?一棵药草如何飞出大山?一片柑橘园又能生发多少产业?在大巴山麓的重庆开州区,得益于数字技术赋能,这些问题有了新答案。

  “巴山药库”“柑橘之乡”……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水果、药材基地,开州有着不少远近闻名的“名片”。但长期以来,传统种养模式并未充分发挥出这些特色产业的价值。近年来,借助“数字乡村”建设,开州加快推动数字技术走进田野,带动农业生产智慧化,打通线上销售、品牌推广之路,促进农业“接二连三”,为乡村振兴“锦上添花”。

  以“数”种养

  智慧农业“绽放”小山村

  初夏时节,大巴山脚的气温逐渐攀升。开州区五通乡桐林村村委会办公室里的智慧大屏发出预警:三峡乡村牡丹园的温室大棚温度异常。牡丹园负责人李春勇赶往温室查看,发现水冷系统出了故障,立即着手维修。

  “牡丹娇贵,对温度、湿度要求严格。有了物联网感知系统,就能精准监测和调节生长环境。”负责系统搭建的重庆大数据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副总经理宋利犀说。

  过去,这里的村民喜欢在房前屋后零星种植芍药和牡丹,弃花取根做药材。传统耕作方式既难保证品质,又无法提高附加值。如今,村里建起智慧种植大棚,从河南等地引进多种观赏牡丹,实现规模化科学种植。李春勇说:“村里正在谋划推出牡丹鲜切花、植物饮料等,进一步做大产业链。”

  今年初,开州区五通山羊股份合作社养殖的黑山羊,全部戴上了黄色“耳标”,内部装有智能芯片,可实现养殖全过程追溯。

  养殖大户李秀钦说:“黑山羊是五通乡的特色产业,但以前很难照顾到所有羊的健康状态,现在通过智慧养殖追溯系统,羊的位置、疫苗接种情况、羊舍消毒日期一目了然。”开州区农业农村委主任扈月文介绍,开州已初步构建起农业大数据基础信息框架,建成柑橘、水产、畜禽等智慧农业物联网50余处,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借“数”通“路”

  小农户也能对接大市场

  作为重庆中药材优势产区,开州拥有木香、玄胡、黄连等中草药1080余种,“开县木香”更是跻身重庆三大道地药材之列。“但大山里的村民信息不畅,更不懂得价格波动的逻辑,这些‘宝贝’过去藏在深山,销路都成问题。”关面乡乡长刘先宏说。

  如今,依托数字技术,开州建起470个益农信息社和100余个电商扶贫驿站。2020年,开州基于多个木香交割点的价格数据,编制发布了木香价格指数,农户能根据指数及时调整种植策略,销路和价格更有保障。

  五通乡桐林村则通过互联网平台打造起“认养农业”,把销售前移至生产端,实现优质农产品的“私人订制”。

  来自成都的汪先生是桐林村第一批桃树“认养人”。通过线上对接,依托溯源系统,汪先生可随时掌握桃树的生长状态,收获后的鲜果直接快递送达。

  “有了线上认养机制,足不出户也能卖个好价钱。”桐林村党支部书记何东说,全村已有200余棵桃树被认养,收益近4万元。未来,认养机制还将拓展至黑山羊、黑鸡、黑猪等特色农产品。

  统计显示,通过电商等数字平台打品牌,2021年开州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4.53亿元,同比增长近30%。

  一“数”千“花”

  “接二连三”促振兴

  购买一盆牡丹,就能获取一盆“牡丹花元宇宙”系统中的线上数字牡丹,消费者可通过微信小程序记录和分享数字牡丹生长状况……在开州三峡乡村牡丹园中,智慧农业正在打造农旅互联的新体验。

  “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新技术的加入,让传统的牡丹园趣味满满,提升了游客的参与度和沉浸感,把观赏游变成深度游。”负责五通乡智慧农业项目建设的浪潮集团副总裁纪磊说。

  在开州,依托数字技术和现代农业发展,越来越多的田园变为乡村游乐园,带动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

  “五一”假期,开州区竹溪镇灵泉村“生态乐园”迎来不少游客。然而在过去,以蔬菜、柑橘等传统种植业为主的灵泉村产业单一、收益有限,不少土地撂荒。

  最近几年,灵泉村在撂荒地上建起智慧贡橘采摘园、标准柑橘果园等,配套各类旅游设施,一批农产品初加工、乡村体验游项目落地。

  村民邓长坤细数这两年的变化:“土地流转有收益,后续有分红,还可以在自家张罗农家乐,‘一茶一席’招待游客。看到好机遇,不少村民返乡创业。”

  今年1月至4月,开州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376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19.6亿元,同比增长11.8%。

  在五通乡,以智慧牡丹园为媒,花开时节发展乡村游、研学游,枝叶枯萎后采收牡丹皮入药,并推出牡丹饼、牡丹汉绣、牡丹酒等周边产品。五通乡党委书记李克勤介绍,未来还要在牡丹园附近打造高山民宿,发展特色乡村旅游项目,“这里以前是药乡,现在变花乡,未来还要变成旅游之乡。” 新华社记者 李勇 张桂林 李晓婷

 

(责编:陈易、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有种重庆人的骄傲,叫“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
  5月4日,人民网重庆频道、重庆发布推出《有种重庆人的幸福,叫“口袋公园”》之后,引起不少网友共鸣。有留言称,“‘口袋公园’的建设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重庆从群众点滴需求出发,办好一件又一件民生事、暖心事。应该说,‘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重庆’”。人民网重庆频道、重庆发布特推出《有种重庆人的“幸福”》系列报道,呈现这座城的砥砺奋进和重庆人的兼容并蓄,感知一群人,激励一座城,一起向上向未来。…
重庆警方破获暴力虚开发票案 涉及发票金额5.6亿
  人民网重庆5月16日电 (刘政宁)日前,重庆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暴力虚开发票案,涉及发票金额5.6亿余元,税额2500余万元。 2021年5月,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第八稽查局移送线索:全国多地数家企业存在重大暴力虚开发票嫌疑。…
更贴心便民,"渝康码"将上线两大功能
  人民网重庆5月16日电 (刘政宁、许琳珮)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今日举行“渝康码”新增便民功能新闻发布会,为进一步提升便民服务功能,“渝康码”将于17日凌晨进行系统升级,新增“便民渝康码”“重庆防疫服务地图”功能。 变“亮码”为“扫码” “便民渝康码”功能17日上线 重庆市大数据发展局副局长景根元介绍,为方便没有或者不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残疾人士、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等群体出行,“渝康码”开发上线“便民渝康码”功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