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出实招防治耕地“非粮化”

8月1日,武胜县沿口镇竹溪村的大豆净作园里,连片的大豆苗长势喜人,在阳光的照射下绿油透亮。据了解,整片大豆净作园占地80亩,被平均分割成了22个“方正豆腐块”,一线排开的土地,绿油油的望不到边。
谁能想到,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弃土区。这样的改变得益于广安市大力整治撂荒地,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连通公路、进出库棚、通田达地”的农机化作业道路网,出台奖惩硬措施,防止耕地“非粮化”。
广安市利用卫星遥感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广安全市耕地“非粮化”现状进行全覆盖、无死角摸排。并对摸排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制定奖补政策,有序腾退低效经果林,提质增效老园地。
撂荒地整治出来之后,还需要解决种地问题。对此,广安市出台了《广安市整治撂荒地六条措施》,通过政策调节建立健全投入机制、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充分发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目标价格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种粮大户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的引力作用,推进复耕复种。
为进一步调动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的积极性方便耕种,广安市、县优先安排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向撂荒地较为集中的区域倾斜,因地制宜新修机耕道和作业便道,现已形成生产便道“连通公路、进出库棚、通田达地”的农机化作业道路网。
今年,广安还把防止耕地“非粮化”纳入每季度农业农村工作“大比武”内容,在6县(市、区)中设“大比武”一二三等奖,对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县(市、区)分别奖财政资金2000万元、1000万元、500万元,对未完成治理“非粮化”年度目标的县(市、区)取消农业农村领域评先评优资格。
截至7月底,广安市撂荒地整治取得可喜成效,撂荒地复耕复种10.95万亩,整治率达83.1%,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已建成优质粮油生产基地160万亩、占高标准农田总面积的61.4%。近年来,广安紧紧围绕农业“增量、增产、增收”目标,多措并举,不断提高粮食单产,粮食总产实现“七连增”。
来源:广安市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重庆黔江:“关”来湖光山色
- 人民网重庆8月3日电 (冯文彦)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风景区是融山、湖、岛、峡等风光于一体的高山淡水堰塞湖,也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地震遗址,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等多个旅游“金字招牌”。近年来,黔江区针对旅游开发给小南海生态带来的损坏问题,关闭了小南海旅游项目,让旅游发展为生态保护让路,有效保护了小南海的生态环境,小南海出现了湖光山色的风景,美如画卷。…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