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教育提质破解城乡一体化发展难题
2022年09月28日17:00 |

近年来,璧山区以决战之势保障教育优先发展、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从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
璧山区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实行“财政预算单列”“弱校倾斜政策”“附加费足额拨付”,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落实到位。全区教育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善教师待遇、新建学校、校舍加固改造、薄弱学校改造和学校标准化建设,迅速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
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城乡学校实现了从“外在塑形”到“内在塑魂”的蜕变,城乡学校形成“一校一品”发展格局,构筑起百花齐放的办学特色。
河边小学以书法为特色,“写好每一笔”为校训,使一所农村小学一举成为重庆市的书法名校;金剑小学凝练出“金色文化”,开发出“金靴子”“金嗓子”“金手指”等金色课程,走出在全市具备一定影响的金色教育之路;还有璧山实验小学的古筝、茶艺课程,御湖小学的国学课程,北街小学的扎染艺术,来凤小学的串珠特色,三合小学的剪纸艺术,福禄小学的“结艺”特色,文风小学的“正则绣”,青杠实验小学的扇艺书画……校校有特色,校校有风格,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美如画卷,为璧山区创建优质均衡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曾清龙、康思嘉)
(责编:黄凌、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重医大与三峡博物馆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 人民网重庆9月27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7日,重庆医科大学在缙云校区举办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动员会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重庆医科大学馆校合作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 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表示,此次重庆医科大学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携手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是重庆医科大学文明校园创建的重要举措。…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