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要聞

重慶一中張藝平:開闊眼界 生命就有最豐富的可能

2021年07月13日17:59 |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小字號

  走進重慶一中,一頭利落短發的張藝平如同一個淳朴的學生向我們走來,年紀尚輕的她已是學校年級組長。

  說到學生和教育,張藝平渾身上下流露出成熟與篤定:“幫助孩子用開闊的眼界,看到天地的悠遠和生命的寬廣,從而激發內在的自覺,轉換為個體行為動機。這就是我這幾年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步形成的觀念。”

張藝平。 受訪者供圖

  一葉障目,前行動力不足

  六年前,張藝平第一次帶班,給學生帶去了一個“未來瓶”,讓他們將自己對未來的暢想放進去。她看到了他們描寫的“未來”:是踏實的學習,是滿意的成績……張藝平大喜,這一切來得如此簡單,與自己的初衷不謀而合!那麼“握好成績的指揮棒”不就行了?

  建班之后,張藝平就經常強調孩子們的“未來”,肯定他們的努力,並常以分數的變化來衡量孩子。可等她想真正走進孩子們內心才發現,除了分數,自己對他們一無所知。

  終於,在第一學期期中考試之前的半個月裡,班上相繼出現了問題,孩子們對待英語演講不用心,認為與成績無關﹔有同學身體不適,大家也不主動關懷﹔還有很大一部分學生作業敷衍。

  學生小涵的一番話更是給了彼時的張藝平當頭一棒。小涵說自己要休學,去當練習生、經紀人或者作家。因為找不到學習的樂趣和目的,她從網上了解了這些行業,說認為自己已經具備這些職業需要的潛力。張藝平望著述說理想時雙眼發著光的小涵,明白了一個道理——自己之前把學生想得過於扁平化,他們在紙上描述的“未來”只是一個方面,卻忽略了他們是有著不同性格、不同訴求的的人,成績不能成為指揮一切的風向標。

  作為班主任,那段時間裡她就像是一名消防員,時刻都在准備著處理學生們留下的“火”,此起彼伏的問題讓她十分痛苦。

  向內反思,探索教育真理

  英國教育家尼爾曾說過“所有的獎品、分數和考試都會妨礙正常性格的發展”。之前張藝平對這句話一直不以為然,而經此之后她開始反思什麼是好的教育。她發現過度強調在學習上的服從與競爭,隻能過早地讓孩子停止他們作為“自然人”的發育,而一旦壓力突破自我活動能力的底線,個體就容易陷入迷茫甚至自暴自棄,最終隻會培養出病態的奮斗者。

  接下來,張藝平在追尋教育真諦上一路上摸爬滾打,她從身邊找答案——研究小涵這個個例,並旁敲側擊地詢問其他學生的想法。除此之外,她也從書中找答案——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中寫道“有多少人在對孩子以愛的名義進行控制,以反自然的手段擾亂孩子的正常發育”。結合班上學生的種種表現,張藝平反思自己:其實“握好成績的指揮棒”這一教育觀念就讓自己在不經意間成為不自知的教育施暴者,使教育失去了其本來的意義。

  如今的學生,通過網絡了解了很多信息,部分信息確實能夠幫助孩子們發現自己,但是有一些也會誤導學生。而有效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的關鍵不是完全限制學生使用網絡,畢竟“堵”不如“疏”。矯枉過正的“堵”可能讓他們眼界變得狹窄,思想變得狹隘,更不利於長遠發展。

  張藝平漸漸領悟:教育是對心靈的自由滋養,讓一個人自由地發揮個人潛質,為生命成長確定方向,為人類進步作出貢獻,這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要讓他們真正地、有效地打開眼界,在繁雜的信息中去偽存真,在現實的生活中,找到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這些才是成績以外的更重要的事情。

  拓寬眼界,喚醒內在自覺

  正當張藝平四處求索之際,她看到了庄子的《逍遙游》,書中用“蜩與學鳩”笑“鯤鵬”“摶扶搖而上九萬裡”,想到了這句話——“眼界決定境界”。“學習最大的動力就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隻有真正對所學知識感興趣的人,才可能逐步激發內在動力,化被動為主動。

  為此她在班級裡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她鼓勵學生給她寫悄悄話,內容不限,包括欣賞的異性、同學矛盾、心理困惑、家庭問題等,她堅定地為孩子們保密,也像朋友一樣傾聽、鼓勵、分析。另外,還發動家長組織家長課堂,和孩子們一起分享引力波、量子計算機等。當她還在擔心這些東西是否超越認知時,孩子們用積極的反饋讓其更加堅定。一段時間之后,張藝平在“未來瓶”裡看到變化聰明懶散的小王愛上了計算機﹔小劉不再執著於同學矛盾,轉為欣賞同學身上的優點,並開始拓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小李和父母的關系也緩和了不少……

  學習上的志存高遠讓孩子們對生活的理解也產生了變化,張藝平也用愛真正走進了孩子們的內心,帶著他們開闊眼界。他們一起在陽光明媚的操場上討論未來世界的樣子,在新草將新的嫩綠間辯論過信仰的價值……

  不單單是學生個體發生了變化,班級氛圍的改變也在悄然發生。班裡不再盲從,變得嚴肅活潑﹔不再麻木,變得有競爭有合作﹔不再是埋頭苦學的疲累,而是主動探索全新世界的欣喜。“未來瓶”裡的卡片越來越多,每張卡片上的內容都變得各不相同,各具特色。這個小小的“未來瓶”裡撒下的一顆顆種子,張藝平堅信,終有一天都會綻放出最燦爛的花。

  “寒山一越天地遠,碧海四望生命寬”,這是張藝平寫下的關於開闊眼界,激發生命自覺的教育理念。張藝平慶幸自己及時的改變,才沒有錯過帶領孩子們去看更深更遠的未來的機會。他說:“教育不怕一時的過錯,怕的是永遠的錯過,錯過他們發現無限可能的最美時光。教育是相互成全的,在試著幫孩子們打開眼界的過程中,孩子們也成全了我,完善了我的教育體系,明確了我的教育目標,堅定了我的教育方式。”張藝平身體力行地告訴她的學生:用開闊的眼界,激發生命的自覺﹔以最簡單的路徑,抵達最豐富的可能。(胡虹、袁杰)

(責編:黃凌、張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