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嚴相濟 一名駐獄檢察官心中的“天平”
柴冬梅(中)在對服刑人員教育談話。重慶市檢察院供圖
早上7點不到,柴冬梅就已出門上班。僅在單位和三所監獄間來回奔波,她每日的行程時常會接近100公裡。但她不是獄警,而是一名駐獄檢察官。
駐獄檢察工作是對高牆內的執法活動開展全面檢察監督,包括刑罰執行是否公平公正、監管秩序是否穩定、服刑人員的合法權益能否得到保障等。作為重慶市檢察院第五分院派駐重慶市女子監獄檢察室主任,柴冬梅有著檢察監督寸步不讓的堅持,也有著大膽依法啟動假釋程序的擔當。
“在工作中,嚴格執法和人性關懷,這二者並不矛盾,均有法可依。”柴冬梅表示,依法辦事的前提下,當嚴則嚴,該寬則寬,也體現了法律的溫度。作為一名駐獄檢察官,應當依靠心中依法辦事的“天平”,做好高牆內公平正義的守護者。
辦理監獄移送的“減假暫”案件,對服刑人員教育談話,處理服刑人員申訴,參加監獄案件評審會,和監獄干警進行溝通……這些是柴冬梅每天的工作日常。
今年3月,某監獄對一名服刑人員啟動減刑。該犯減刑間隔期、考核計分均達到了減刑標准,但柴冬梅調取詳細案卷資料后,發現此人雖經濟條件並不差,但至今對被害人家庭的賠償不到判決的1/3,在減刑考核期內獄中打架3次,不服從管教等被教育扣分7次,嚴管2次。這些都充分說明,該服刑人員認罪悔罪意識差,暴力傾向沒有得到矯正,不應獲得減刑獎勵。最終,柴冬梅提出的監督意見得到了採納,法院裁定不予減刑。
“刑罰執行是刑事訴訟最后一道關口,我絕不讓一個罪犯逃避應有的刑罰。”事實上,自柴冬梅2016年從事監獄檢察工作以來,先后審查辦理了多達4666件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件,從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這其中,發現提請減刑不當案件46件,得到法院採納46件。發現裁定不當2件,得到糾正2件。
柴冬梅深知,服刑人員因罪入獄理應受到懲罰,但懲罰不是目的。她將服刑人員的訴求放在心上,及時處理。對於服刑人員家庭困難的未成年子女,她記挂在心上,積極推動司法救助。對於符合條件的服刑人員,她也盡其所能,努力幫助他們早日回歸家庭。
2018年初,在一次談話中,柴冬梅了解到服刑人員王桂華(化名)一直都很擔心家裡的一雙兒女。兩個孩子由身體不好的婆婆一人照顧,每月靠低保金生活,非常困難。入獄前,王桂華轉讓了她家經營的家庭小旅館,對被害人進行賠償。入獄后,她積極服刑,確有悔改表現,且多次獲得改造獎勵。考慮到實際情況,柴冬梅向監獄建議對其啟動假釋程序,法院依法裁定准許其假釋。
事實上,對檢察官來說,假釋一名罪犯,就需要完全確保罪犯在獄中的表現達到法定標准,更重要的是需要確信假釋出獄后沒有犯罪風險。換言之,假釋這名罪犯,柴冬梅需要冒著一定的“職業風險”,但她並沒有因此卻步。
2018年7月,王桂華正式假釋出獄。走出監獄大門外,王桂華深深地向柴冬梅鞠了一躬。這一鞠躬,代表著一名服刑人員對一位檢察官最高的敬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