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復議體制改革,重慶這樣做

全市行政復議機關由375個減少到42個,實現了“一級政府一個行政復議機關”,建立“一站式”行政爭議化解中心……這番成績得益於重慶市司法局從2021年8月1日起推行的行政復議體制改革。
一年來,重慶市緊抓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契機,嚴格依法辦理行政復議案件,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制度優勢,加快建設法治政府,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為全面推進全市法治政府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悉,改革至今,重慶全市各級行政復議機關共辦理行政復議案件12554件,同比增長83.15%,創歷史新高。
行政復議機關精減到位 申請復議更方便
為了讓群眾申請行政復議更方便、更高效,在前期部分區縣試點的基礎上,重慶市於2021年8月1日在全市全面推行行政復議體制改革,除實行垂直領導的行政機關、稅務和國家安全機關外,按照“一級政府隻設立一個行政復議機關”的改革要求,市和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部門及其派出機構、法律法規授權組織不再受理行政復議案件。
重慶市行政復議職責統一至市人民政府、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行使,實行行政復議案件“統一受理、統一審理、統一決定”。
改革后,全市行政復議機關由375個減少到42個,並依托各鄉鎮(街道)司法所創新建立“行政復議便民接件點”,打通行政復議服務人民群眾“最后一公裡”,努力將行政爭議化解在基層。
“過去,在部分案件中,當事人選擇行政復議機關很糾結,既有政府部門,也有人民政府,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行政復議的效率。”重慶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機構和管轄模式整合簡化后,人民群眾隻需找一級政府,就能夠直接找到行政復議機關,申請行政復議更加便捷高效。
推行復調對接 實現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
在推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過程中,重慶市不斷創新機制,堅持協同發力,形成聯動格局。改革至今,全市各級行政復議機關通過調解、和解等方式化解行政爭議並實現終止結案4458件,同比增長137.6%,行政復議案件調解結案率創新高,真正實現了定分止爭、案結事了,行政復議公正高效、便民為民的制度優勢和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為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破解行政復議難題,重慶市加強行政復議機構與重大矛盾糾紛調解機構、人民調解組織的對接,推動市區兩級行政復議機構與41個區縣級重大矛盾糾紛調解中心、1034個鄉鎮(街道)調解組織搭建“1+1+N”復調對接平台,探索成立區縣行政爭議化解中心,並入駐重大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形成行政爭議“一窗受理、調解優先、法治兜底”的運行模式,實現行政復議案件調解“全過程、全覆蓋”。
重慶市司法局還圍繞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求,高質量辦理涉及民營企業發展、政府採購、重大項目招投標、電商平台舉報投訴引發的行政復議案件,主動走進企業送政策、送服務。
“面對當前的經濟形勢,如何有效幫助企業發展,是司法行政機關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重要目標。”重慶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涉企行政爭議,行政復議機關竭力打造細心、耐心、精心、真心、齊心的“五心”復議工作品牌,突出全過程調解、服務型謀劃、實質性解紛、多元化參與等特點,高質效辦理涉企行政復議案件。
依法糾錯 倒逼行政機關依法行政
為發揮行政復議的監督職能,進一步提高政府公信力和依法行政水平,切實解決“官民”糾紛,去年以來,重慶市行政復議機關加大對行政執法的監督力度,對行政機關不作為、亂作為等違法或不當行政行為堅決予以糾正。責令有關行政機關有針對性地改進執法,改革至今,以確認違法、撤銷、變更、責令履行等直接糾錯1169件,同比增長19.43%,制發行政復議意見書211件,同比增長145.3%。
同時,開展“以案促改”專項行動,組織全市38個區縣(自治縣)、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萬盛經開區以及43個主要市級部門開展專項整改,重點就糾錯案件、司法建議書辦理情況等進行檢查,梳理糾錯案件中的違法行為,行政機關共發現整改執法問題4197個,達到“辦理一起案件、規范一類執法”的效果。
另一方面,為確保司法良性互動,重慶市司法局認真貫徹落實《行政訴訟法》和《重慶市行政機關行政應訴辦法》,積極推進全市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健全行政應訴工作機制,完善考核指標體系,將行政復議體制改革任務完成情況、行政復議糾錯率、行政訴訟案件敗訴率、負責人出庭應訴率納入全市依法治市考核。2021年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3755件,出庭應訴率為68%,同比增長21.3%,進一步提升行政機關法治意識和依法行政水平。
“行政復議體制改革,歸根結底,是履行復議為民的宗旨。”重慶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市各級行政復議機關將繼續深入推進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努力發揮行政復議公正高效、便民為民的制度優勢和化解行政爭議的主渠道作用,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