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渝北(大悅城)疫情已累計發現50例感染者 中心城區將再開展兩輪核酸篩查

人民網重慶10月11日電 (劉政寧、姚於、劉敏)10月11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重慶市衛生健康委等部門負責人介紹了相關情況。
“10·8”渝北(大悅城)疫情社會面傳播風險較大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介紹,10月11日0-18時,重慶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3例,其中,九龍坡區3例,渝北區3例,巴南區、合川區各2例,南岸區、梁平區、永川區各1例。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19例,其中,渝北區12例,巴南區2例,沙坪壩區、黔江區、永川區、江津區、墊江縣各1例。目前,重慶市現有感染者均在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集中隔離治療和隔離醫學觀察,情況穩定。
李畔表示,當前,全國多個省市發生本土疫情,疫情呈現出“點多、面廣”的特點。截至10月11日17時,全國共有高風險區1497個、中風險區1016個,防控任務艱巨繁重。國慶以來,由於人員流動性增加,重慶市面臨巨大的疫情輸入壓力,前期疫情以輸入性感染者為主,個別輸入性感染者導致本土感染,並在局部地區快速傳播,在近幾日造成本土感染者數量較大增加。當前疫情呈現傳播鏈條多,傳播速度快,傳播隱匿性強、波及范圍廣,處置難度大等特點,形勢嚴峻復雜。
自10月8日第129場新聞發布會以來,重慶市共處置疫情17起,新增感染者120例。17起疫情中,11起疫情的感染者為閉環管理等人員,疫情傳播風險低。
另外6起疫情都發現了社會面感染者,其中“10·8”沙坪壩疫情的感染者在區域核酸檢測中發現,目前暫未出現后續感染者,不排除發現后續感染者的可能﹔“10·9”沙坪壩疫情已發現6例感染者﹔“10·8”渝北疫情已發現9例感染者,涉及5個區縣﹔“10·10”渝北疫情已發現8例感染者,波及到江津區,﹔“10·10”永川疫情已發現3例感染者,存在一定范圍內傳播風險﹔特別是“10·8”渝北(大悅城)疫情,現已累計發現50例感染者(其中包含了26名大悅城工作人員),涉及10個區,社會面傳播風險較大。
流調結果顯示,渝北區大悅城在國慶節期間舉辦了路演、滑板比賽等聚集性活動,進一步增加了疫情傳播風險,成為本輪疫情多區縣擴散的放大器。
10月12-13日、14-15日
重慶中心城區再開展兩輪核酸篩查
李畔介紹,10月8日—11日,重慶市中心城區開展了兩輪區域核酸檢測,檢出了17例感染者,找到了潛在傳染源,有效地防止了疫情擴散蔓延。同時也說明社會面有陽性隱匿者存在。根據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傳播過程隱匿的特點,以及重慶市當前疫情形勢和疫情防控需要,重慶市將在10月12-13日、14-15日在中心城區再開展兩輪核酸篩查。
重慶市疾控中心主任醫師羅飛表示,開展新一輪核酸篩查,主要出於幾方面的考慮:
首先是由於疫情形勢。近期重慶多地發生疫情,中心城區多起疫情中首例感染者在隔離管控前社會面活動多,已經導致數十例續發感染者,有的感染者活動范圍涉及商場、醫院、診所、超市等人群密集場所,風險場所和風險人員多,疫情擴散風險高。根據第九版防控方案的指導意見,有必要開展多頻次核酸篩查。
其次是因為病毒的特性。重慶市本輪疫情是由奧密克戎變異株引起,其傳播速度快,感染劑量低,潛伏期短,傳播過程隱匿。而且病毒在人體內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增殖,當採樣部位的病毒濃度達到檢測的閾值,才能在檢測結果中顯示陽性,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檢測是在一個時間點上完成的,因此想通過低頻次的檢測就把所有的感染者發現,是難以實現的。
羅飛表示,綜上所述,即使絕大多數居民前幾次核酸檢測結果是陰性,但為了盡早篩查出潛在的感染者,及時阻斷病毒傳播,縮小疫情范圍,有必要適時開展多輪次的核酸篩查。
李畔介紹,目前已有部分區公布了相關區域核酸篩查的通告,請中心城區的市民群眾及時關注官方平台發布的相關信息,積極參與核酸篩查。中心城區以外的各區縣根據疫情防控需要,適時組織開展區域核酸篩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