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開展涪江流域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聯合演練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演練現場。重慶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人民網重慶3月24日電 (胡虹、實習生越倚航)一江碧水出巴渝,筑牢生態屏障,守護生態環境,盡顯重慶地處長江上游責任的使命擔當。3月23日,一場向污染宣戰的涪江流域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聯合演練,在重慶市合川區、銅梁區、潼南區同步開展。六個環節、多部門聯動檢驗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措施。
“報告!因暴雨……山體塌方,部分壩體受損,山洪進入壩內,含鉻廢渣涌出壩體,滲濾液已排到外環境,請指示!”事件模擬潼南某化工解毒渣場附近山體塌方導致含鉻廢渣濾液溢出,威脅下游涪江及潼南區境內5個鄉鎮級飲用水水源地和安居城市級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安全,覆蓋人口約40萬人。
事故發生后,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與銅梁區、潼南區、合川區政府迅速成立市區聯合指揮部,全力以赴處置險情。生態環境、交通、水利、應急、消防等部門協同聯動,在涪江干流採取關閉涪江航電樞紐閘門截斷涪江上游來水,關閉富金壩引水電站閘門攔截污染,利用涪江富金壩引水電站大壩、涪江高樓碼頭等現有空間設施採取加藥處置措施控制重金屬污染。
演練中,為在涪江上形成無死角的加藥帶,確保涪江受污染河段覆蓋能進行重金屬沉降,市區聯合指揮部調來無人機、水上霧炮船,對管線未能覆蓋的部分區域進行處置。
現場,5架裝載著重金屬捕捉劑的無人機騰空而起,在消防水幕水帶進行巡查,多點進行噴洒。路上輸送浮橋加藥、無人機巡航噴洒、水上炮霧船投放等多種先進技術裝備,展示重慶環境應急能力建設最新成果。
據介紹,整場演練設置了發生險情、應急響應、信息報告、市級響應、終止響應、新聞發布6個方面,涵蓋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的各個環節。
演練現場。重慶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本次演練有50余家單位參演,共出動應急人員400余人次,各類車輛60余輛、監測和救援船舶60余艘(其中無人船4艘)、無人機8架,動用了噴洒無人機、監測無人船、高性能環境應急監測車、高性能環境應急指揮車等先進技術裝備。
演練充分發揮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企業主體、專家支撐、社會救援”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機制作用,經市、區聯合處置,成功避免一起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發生。
“本次演練綜合歷史案例和現實可能,充分運用涪江流域‘南陽實踐’工作成果,檢驗了‘以空間換時間’的環境應急關鍵一招,磨合了上下游、左右岸、多層級、多部門聯動機制,全方位展示了重慶應急指揮調度、信息通報、協同聯動、現場控制、應急監測、污染處置、輿情應對等8個方面應急處突能力,定位精准、針對性強。”生態環境部應急中心主任李天威現場觀摩時給予肯定。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局長余國東表示,此次接近實戰化的場景演練,檢驗了“一河一策一圖”的環境應急響應方案的系統性、科學性、可操作性。積累了全流域環境應急聯防聯控的寶貴經驗,彰顯了重慶堅決扛起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的上游責任的使命擔當,重慶守護好良好生態環境最普惠、民生福祉的鮮明態度,充分展現重慶嚴防環境風險,全力保障水環境安全的務實行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重慶部署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十大行動"
- 人民網重慶3月24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近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公布《重慶市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部署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十大行動”。 實施提升主城都市區極核引領行動方面,《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重慶地區生產總值超過3萬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26%,服務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54%,常住人口達到220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過80%,初步建成創新之城、開放之城、便捷之城、宜居之城、生態之城、智慧之城、人文之城,加快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活躍增長極和強勁動力源。…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