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結石的保膽與切膽

主持人:大家好,歡迎觀看人民網健康視頻節目,我是主持人文彥。膽囊結石是常見的消化道疾病之一,此病發生的時候,對於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都帶來極大的影響。那麼,長了膽囊結石,可以不切除膽囊嗎?是不是人人都可以保膽取石呢?今天,我們請到了重慶北大陽光醫院肝膽外科專家密雷一起聊聊相關話題。密主任,你好!
密雷: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保膽取石技術是什麼時候發展成熟的呢?
密雷: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經有醫生開始研究各種保膽取石術。直到1992年,北京大學張寶善教授提出新的保膽取石術,並在國內首創了內鏡微創保膽。在我們西南地區,治療膽囊結石從最開始的三孔腹腔鏡手術,到雙孔腹腔鏡手術,到后來的單孔腹腔鏡手術,目前已經將技術發展到了經臍保膽無痕手術,也就是通過肚臍眼進行手術。這種方式因為其創傷比較小,術后恢復比較快並兼具美容效果等特點,適合年老、體弱或愛美的膽石症患者。
主持人:我們為什麼要發展保膽手術呢?
密雷:傳統治療膽結石的方法一般就是切膽。這種方式首當其沖就是消化功能會受到影響,失去了膽囊來濃縮膽汁幫助消化,容易導致腹脹、腹瀉、消化不良等情況。食物稍微油膩一點,就會容易出現拉肚子的情況,比如我們重慶人愛吃火鍋、串串,切膽以后,基本上你就與這些重油的食物無緣了。
膽囊切除以后,膽囊對於膽總管內的流體壓力失去了緩沖作用,導致膽總管內壓力增高,引起代償性擴張,從而膽總管內的膽流發生漩渦或渦流,也容易招來膽總管結石。
更麻煩的是,正常膽囊隻有在進食時膽汁才會通過膽囊排入腸道。當膽囊被摘除后,由肝臟分泌的膽汁會24小時持續不斷地流入腸道,當與腸道內的細菌接觸,就會變為次級膽酸,次級膽酸會對腸胃產生很大的刺激。
膽囊是人體的重要器官,有著重要的生理功能。過去對膽囊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膽囊可有可無,切除膽囊不會影響人體健康。實則不然,保留了膽囊,留住了膽囊正常的生理功能,避免失去膽囊帶來的諸多並發症,也極大程度上幫助患者提高治療后的生活質量。此外,保膽手術不但可以治療膽囊結石,還可以有效地治療膽囊息肉,可以說是膽囊結石和膽囊息肉患者的福音。
主持人:保膽取石就可以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嗎?
密雷:保膽取石追求的是保持人體器官的完整性,更符合微創理念,其並發症較膽囊切除數少,更無膽管損傷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保留了膽囊生理功能,進而保護了整個膽道系統及消化系統的正常功能,即使復發仍可再次保膽取石。
主持人:保膽取石對哪些人群是有利的呢?
密雷:中國醫師協會內鏡保膽分會頒布的《新式內鏡保膽指南》指出,膽囊功能正常,膽囊管保持通暢、術中能取淨結石的患者是保留膽囊的適應人群。
對於兒童和青少年肯定是最有利的,畢竟年紀輕輕就失去了膽囊,還是有遺憾的。另外就是身體較差的患者,切除膽囊對身體影響較大,保留住膽囊也是更能幫助他們提供生活質量。
主持人:那麼,是不是人人都適合做保膽取石術呢?
密雷:雖然保膽取石手術有很多優點,但並非人人適用。比如失去功能的膽囊或者膽囊管內結石,還有膽囊周圍有嚴重粘連的,有膽囊穿孔的,這些患者都不適宜。
作為一名醫生,關於膽結石的治療需要科學看待,既不能輕易切除一個健康有功能的膽囊,也不要保留一個無功能、且存在惡變傾向的器官。所以,在具體的診療中,需要根據患者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症治療。
主持人: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預防膽結石的發生?密主任有什麼建議?
密雷:忙碌的生活節奏讓很多人三餐不規律,飲食無節制。如果在常年三餐無規律的生活狀態下,會使膽囊的正常收縮、排泄等功能紊亂,膽汁因此出現瘀滯,容易析出結晶誘發膽囊結石。
因此,建議大家日常養成三餐規律、定時定量、葷素均衡、作息規律的健康生活飲食習慣,積極預防膽囊結石的發生。
此外,要警惕右上腹出現的悶脹、疼痛不適,及時篩查是否患有膽囊結石。一旦發現膽囊結石的存在,若有保膽取石意願,建議盡早就醫,越早手術、保膽成功的幾率越高。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謝密主任的分享,同時也感謝大家的關注,再見!
密雷:再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