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头条

重庆已入户走访排查605万人次 打击恶意造谣行为

2020年01月26日15:20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新闻多一点:

  阻断传播途径 加强健康科普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副书记夏沛表示,在防控工作方面,一是全面排查。制定防控应急预案,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推动关口前移,在交通站点、边界点设置临时交通卫生检疫站,落实重点场所的体温检测。利用“大数据+网格化”,拉网式排查近期重点地区来渝人员和返渝人员。

  二是强化隔离。针对4类群体,分别采取隔离措施,对确诊病例,采取定点医院集中隔离救治;对疑似病例,采取定点医疗机构隔离观察;对密切接触者、可疑暴露者,采取居家隔离、集中隔离,实施医学观察,限制外出。

  三是阻断传播途径。减少公众聚集活动,关停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娱乐场所、A级景区等设施;禁止各类学校、教育培训机构集中上课;暂停农贸市场、超市、餐饮店活禽交易和宰杀;对重点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开展通风消毒,防止病源传播。

  四是加强健康科普。通过官网、微信、短信等方式,提供权威、详细、可操作的家庭防控指南,提高公众认知和自我防护能力。

  在救治工作方面,实行专家组分片包干,做到每个片区至少有4-5名市级专家。对确诊病例。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并对其密切接触者实行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疑似病例。由医疗机构在2小时内组织专家会诊,及时进行病原检测,同时开展治疗,并报告医疗机构相关部门和辖区疾控中心;对医学观察人员。每日至少进行2次体温测定,并询问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或其他相关症状及病情进展。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为与病例末次接触后14天;对一般感冒人员。门、急诊及挂号窗口工作人员,一旦发现患者存在发热、咳嗽、两周内有相关流行病学史等情况,立即指导和帮助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入户走访排查246万户、605万人

  重庆市委国安办副主任张强介绍,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统一安排部署,重庆成立了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农业农村委等部门密切配合的社区排查防控工作小组,及时启动了社区排查防控工作。

  各区县按照“基础数据全摸清、动态情况全掌握”和“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要求,以城乡社区、村社为单位,以网格为基础,特别是针对重庆市广大农村务工人员较多、分散居住、排查较难的状况,进一步加强力量,充分发动民警、医务人员及村社区和网格力量,通过走访调查、进家入户询问等形式,开展全面、深入、彻底的拉网式排查。同时,鼓励发动村民共同参与到排查防控工作中。对今年1月1日以来特别是1月10日以来,从疫情重点地区返渝及来渝走亲访友、旅游等人员进行逐一排查。

  截至25日18时,全市共入户走访排查246万户、605万人,共排查出有可疑症状人员172人。对排查出的有可疑症状人员,已及时通报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筛查甄别,力争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往返重庆和武汉民航航班全部暂停

  市交通局副局长陈永忠介绍,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交通运输防控组,着力做好交通领域防控工作,启动交通应急响应,实施全方位交通运输管控。

  道路方面:1月22日暂停与武汉的包车往来,1月23日暂停与武汉的班线客车往来;水运方面:1月24日暂停“两江游”和重庆市旅游船舶“三峡游”,1月25日暂停朝天门至大竹林航线,并且对相关船舶进行通风、消毒处理。11艘游轮暂停经营;铁路和民航方面:根据国家层面抗击疫情的总体要求,1月23日起,由武汉载客到重庆的旅客列车全部暂停,往返重庆和武汉的民航航班全部暂停。

  下一步,将根据疫情控制情况,在班线客运、城市公交等方面适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抓好交通工具防疫处理。结合重庆实际,对机场、火车站、港口码头、长途汽车站等站场,以及公交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等交通工具,在通风、消毒方面作出详细部署,要求相关站场和运输企业抓好落实。

  实施入渝防疫筛查。全力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在车站、机场、码头实施入境旅客的体温筛检。在道路和水运方面:1月24日,在重庆市与湖北省交界的高速公路启动设卡检疫。1月25日,在全市高速公路与外省毗邻的21个省界服务区和主要国省干线46个省际入口设置了检疫站;水上客运方面,对于外省市进入重庆市的客运旅游船舶采取通风、消毒等措施,要求立即启动游客体温筛检工作。

  在铁路和民航方面:1月23日,巿内各火车站对虽未在武汉上客、但途经武汉列车上的入境旅客,也进行体温筛检;对1月23日上午10时武汉关闭离汉通道前、发往重庆的Z95次列车,在23日下午17:02到达重庆西站后,设置专用通道对旅游进行了全面筛检。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和国家相关部门安排,原计划从国外返回武汉的航班中,有三个航班由重庆入境,入境后机场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入境旅客实施隔离观察。

  全力保障防控物资和生活物资需求

  重庆市商务委副主任彭和良介绍,医疗物资保障方面:一是全力推进生产供应保障。多方协调浙江、山东、河南等省市原材料供应商,加强本地生产商与供货方和物流方衔接,帮助口罩等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复产,目前,上坤医疗、百纳医疗等市内企业正开足马力生产口罩等医疗物资,计划分期分批供应重庆市场。

  二是全力推进物资储备工作。积极对接江苏、广东、江西等省及部分海外防疫应急物资生产企业,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医疗物资收储工作,同时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对接争取,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物资需求。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生产保障力度,确保在产企业满负荷生产、停产企业尽快复产上量,加大物资收储力度,全力保障防控物资需求。市民普遍关注的口罩等医护物资购买的问题,将很快得到解决。

  生活物资保障方面:一是及时加强供需调度。召开全市保障市场供应专题协调会,建立完善了市级相关部门负责、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等市场主体全面参与保障市场供应的工作机制,对生活必需品供需情况进行调度安排;二是组织重百、永辉、双福国际农贸城、德佳肉食品公司等大型市级保供企业强化产销对接,加大调运力度,提前备足货源,增加储备,全力保障市场消费需要。

  目前,双福国际农贸城日均供应蔬菜8000余吨,双福、菜园坝水果批发市场日均供应水果近4000余吨,同时,大量的柑橘、脐橙等地产水果正在上市,品质良好、供应充足,重百、新世纪、永辉等大型超市具有完备的全国供应链体系,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跨国连锁企业具有完善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储备了大量库存商品,德佳肉食品公司等8家企业储备了常规4倍多的政府储备冻猪肉,目前正在全市投放,为保障全市市场供应提供了充分保障。全市范围内大型商场、市场正常营业,确保市民正常购物需求。

  维护市场秩序 加强生活垃圾清运处置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杨光表示,按照统一部署,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局、市文化旅游委紧盯重点环节、重点目标、重点对象,聚焦重点场所、重点公共场所,迅速排查隐患,强化联合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出动市场监管执法人员18822人次,检查市场主体42268个次,依法查处非法销售野生动物案件3件,关停农贸市场活禽摊位等4541个,现场宰杀活禽的餐饮店1975个,引导餐饮企业不承接宴席(含农村家宴)6779起,共计56720桌。同时,着力维护市场秩序,从严查处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价格欺诈、哄抬涨价、强行搭售、假冒伪劣、虚假广告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

  加强生活垃圾清运处置和环卫设施消杀。对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规范化无害化处置,对防治废弃口罩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进行专项部署,重点对居民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机场、车站、码头、广场等公共场所和商圈等人群集中区设置专门容器,收运处置废弃口罩。

  依法打击恶意造谣行为

  当前,在一些微信、新媒体中有一些不实说法,其中比较极端的是重庆封城,导致紧张情绪在市民之间传播。

  对此,罗蔺表示,从流行疫病传播防治的角度来讲,采取封路封城是物理办法来阻断人与人之间的频繁的交流,阻断疫病传播。从重庆市目前情况看,这种担心反应过度,目前重庆没有采取这方面措施的可能性。

  罗蔺表示,理由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重庆市不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源发地,总体情况看全市优质医疗资源保障可防可控;二是重庆目前对减少流动性,控制疫病传播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的措施;三是目前疫病救治工作进展有力有效。

  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然希表示,对网络上的质疑、担忧和谣言,重庆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三方面措施:一是征集听取民意。市政府专门开通了征集民意的网络平台,市民可以通过该平台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加强信息公开。从今天开始,将每日例行新闻发布;三是加强打击恶意造谣。目前已经对个别恶意造谣者进行了依法打击。

(责编:秦洁、张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