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不脱帮扶,稳稳守住幸福
每月走访排查 消除返贫隐患

脱贫攻坚政策应保持稳定。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驻村工作队不能撤。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脱贫后怎样才能保持政策稳定、巩固已有成果?各地通过实践给出了答案:继续加大资金、项目支持力度,持续强化产业扶贫;精准发放扶贫资金,不断拓宽致富门路;帮助老乡开辟新的增收渠道,防止因病返贫;延续驻村帮扶,多给大伙想点子、出主意;做好走访排查,及时发现、消除返贫隐患……帮扶不断线,老乡的好日子稳稳的。
——编 者
田富(中)和村医一起向群众发放健康手册。 陈仿 摄
重庆市黔江区望岭村第一书记田富:
每月走访排查 消除返贫隐患
尽管重庆市黔江区望岭村已经脱了贫,但依然有不稳定的脱贫户和易致贫的边缘户,我和镇里村里的干部每个月都要去走访排查。在去年走访时,得知村民老王得了尿毒症。医药费、透析费让本来已经脱贫的家庭一下子跌落到贫困边缘。
对于乡亲们来说,大病、重病往往是返贫的巨大隐患。为了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我们建立了“走访排查帮扶+医生进村巡诊+指导产业增收”的工作机制,一起守好乡亲们身后那道防护闸。
防止返贫哪有什么捷径,最主要的还是要一家一家看,一户一户问,分析研判。老百姓好不容易脱贫,不能再因为生病返贫。前期走访算算各家的收入,询问身体情况,和医生们一道科普卫生知识……不少事要做在前头。
我们给老王普及相关的医疗保险政策,除了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区里还通过财政拨款,给每个贫困户投了精准脱贫险。有了这些政策的帮助,老王能报销90%的医药费。
此外,还需要多方协作。市、区两级卫健委对我们帮助不小。重庆市中医院的教授坐诊镇医院,区、镇的医生也会组队,每季度来村里走访病患,为他们提供医疗诊疗。这不,村里的卫生室也焕然一新,五室分离,村医值班,区卫健委每月上门……村民张桂泽患有尘肺病,区里的专家每次来,都要给他看看检查报告,指导用药。不少村民和我说,现在看病比以前方便多了,村卫生室能做理疗,镇里医疗水平也高了不少。
其实有些病如果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就不会小病拖成大病。我们专门邀请卫健委专家来给村民们普及医疗卫生知识。打开村里的大喇叭,把大伙儿召集到院坝,仔细听听医生怎么讲。末了,还要给家家户户分发健康手册,身体的事儿可大意不得。
除了帮老乡了解政策,还得在增收上下功夫。干不了重体力活,我建议老王种桑养蚕,当年就能有收益,再加上他老伴的公益岗位收入,一年下来老两口也能赚两万块钱。
(本报记者 常碧罗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14日 07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