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重庆市场主体为何能逆势增长 有何原因

2020年07月30日09:06  来源:重庆日报网
 

  一季度,我市新设立市场主体仅6.5万户,比去年同期减少20.52%,尤其是2月,市场主体新设立数量断崖式下滑,同比减少85.56%。

  二季度,我市新设立市场主体16.1万户,同比增幅高达35.56%。正是凭借二季度的爆发式增长,上半年,我市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22.6万户,同比增加12.64%。

  承受住了疫情的考验,重庆市场主体逆势上扬。从断崖式下滑到爆发式增长,背后有何原因?

  “重庆的主要做法是根据疫情期间市场主体的结构性变化,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我市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企业注册登记数增幅连续多年领先于第一和第二产业。但今年一季度,市场监管部门发现,第三产业注册数增幅首次出现下滑。农、林、牧、渔业等肩负保供任务的第一产业,创业者却越来越多。另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创业者更愿意注册成立个体户而非企业,上半年个体户数量同比增长61.83%。

  针对这一趋势,我市各相关部门联手优化营商环境,同时加大了对第一产业发展的引导力度,并给予个体户特别优惠。例如,我市出台了《关于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个体工商户恢复营业持续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吸引更多创业者从事个体经营。

  以注册登记便利化为例,我市实行开办企业“一网、一窗、一次、一日”全流程办结,以此来激发创业者投身农业种植、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等相关行业的热情。例如,依托“渝快办”平台,我市推行网上受理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食品经营许可申请,运用预约办、邮寄办等多种形式为个体工商户申办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提供便利;对新申请设立仅从事预包装食品销售的个体工商户,采取“告知承诺”的方式,免予现场核查;对销售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的个体经营者,依法予以豁免登记。

  降低企业开办成本方面,去年8月的第三方评估显示,我市开办企业的成本为1320元。今年3月16日起,我市对新开办企业免费发放税控设备,从6月1日起由政府买单向新开办企业免费提供一套印章,实现申领发票和刻制印章“零成本”。

  找准方向,政策对路,效果显现。上半年,我市第三产业新设立市场主体数量陡减,例如教育、金融业、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同比减少33.15%、21.05%、16.3%。但第一产业有效填补了“漏洞”。其中,农、林、牧、渔业同比增速和同比增量均创近年新高,同比增速以97.34%在各行业中排名第一。

  本报记者 吴刚

(责编:陈易、张祎)

本网专稿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原创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

原创

一图看懂:上合数字经济论坛为何在重庆举办  2021年是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8月23-25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将在重庆举行,确认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实现了上合组织国家代表参会全覆盖。…【详细】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