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田园印象 都市心乡

推“三新”现“三宜” 美丽乡村入画来

2020年08月06日07:53  来源:重庆日报网
 

龙泉村人居环境

龙泉村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初夏的中梁镇绿意盎然,千山万壑流碧,风景如诗如画。

  沿着北金路由南往北前行,一座座美丽村庄犹如一幅幅山水画卷在行人的眼前渐次展开:幽雅整洁的院落,绿色如黛的青山……无不见证着人居环境的华丽蝶变。在这里,总占地面积34平方公里的中梁人居环境示范带正集中打造,昔日尘土飞扬、满目荒凉的乡村,变成了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愁的好地方。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基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启动以来,沙坪坝区积极开展村规划编制、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村庄清洁行动等,通过综合整治、全面整治、深度整治,以点带面,连面成片推进农村展现新面貌、居民展现新气象、生产展现新质态,实现宜居、宜业、宜游“三宜”融合、同步提升。

  宜居 让“面子”“里子”都洁净

  这两年,青木关镇四楞碑村大鹿池组村民燕兴凤家变化不小,家里不但安装了马桶,房子周围没了异味,居住环境也变得干净整洁。“住在这山沟沟里,没想到会跟城里人一样。”燕兴凤高兴地介绍,“不但生活方便环境整洁,村里的气象也为之一新。”

  据了解,该村为让每户居民都能参与到爱护乡村环境的过程中,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还建立了工作奖励激励机制,通过对每家每户开展庭院环境评选,邻里比着做,让整个村都“醒”了过来。

  基础设施改善,激励政策出台……让农村人居环境变化落到实处,在沙坪坝不止这一例。如中梁镇庆丰山村集中进行了农村改厕、农房综合整治行动,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受益群众达到数千人,全村“旱厕变冲厕,进村像进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就是为了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沙坪坝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在整个沙坪坝,所有村庄都和四楞碑村、庆丰山村一样,将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治理、梯次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全面提升村容村貌、有效开展农业废弃物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点任务,全面开展建设美丽家园,正让这里的广大农村人居环境“面子”“里子”都变干净。

  近年来,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沙坪坝区以“净”为底,因地制宜大力推进集中处理、分散处理试点,探索污水处理模式及技术工艺,让污水有去处;以“管”为长效,重点围绕农村积存垃圾清理、垃圾分类规范处理、日常保洁、设备实施完善、监管体系建设等持续用力,让垃圾有人管;以“分”为抓手,按三档标准进行分类,制定实施方案和任务分解,实现底数清、任务明,让厕所有改变;以“美”为追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绿化美化,典型示范,让村庄有提升……

  如今,过去“脏乱差”的村庄借此变得水清、路平、灯明、村美,面貌焕然一新。

  宜业 与培育特色产业有机结合

  乡村美不仅美在环境上,也美在产业发展上。

  “现在我们的日子才叫好哦!”提起生活的变化,回龙坝镇回龙坝村村民雷隆文感受格外深刻,“房子翻新了,沿山几个社都修通了水泥路,村里发展起了特色产业,大部分贫困户已脱贫,村民生活越来越好了。”

  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外有颜值,还要兜里厚实。回龙坝村地处回龙坝镇北部,海拔274米,村域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绿化覆盖率达60%,比较适合种植金沙杏。自2010年起,为把土地充分利用起来,该村以联合抱团的方式,发展起了占地面积700余亩的金沙杏种植基地,采用“合作社+集体+农户”脱贫增收模式,如今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依靠种植金沙杏壮村富民的路子。2019年成功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金沙杏产量达5000斤,带动沿山4个社150户560余人增收。

  产业发展充实老百姓钱袋子,同时也增强了美丽乡村的发展后劲。回龙坝群众忙着发展产业助力建设宜业宜居的新家园,沙坪坝区其他乡村群众也不甘落后。中梁镇把观光体验农业和新兴乡村旅游产品发展结合起来,已建成开心农场荷塘悦色、浩瀚园林等10余家乡村旅游景点……到处都是生态好、农民富、乡村美的新景象。

  据沙坪坝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把农民增收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核心内容,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构建“一带三区”都市农业生产布局,促进各区域优质发展,培育壮大各具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去年以来,通过产业强镇等农业产业发展项目,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新增茶叶、花卉、水果等经济作物1100亩,全区已建成开心农场等规模农业基地64个,实现村集体和农民持股分红670万元。全年整合农业产业发展资金5800万元,引进社会资本15亿元,建成蔓宁茶山花海等项目7个。通过建立“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模式,推动农民、集体、企业三方联股联利联心,不少农户实现了产业发展红利覆盖。

  在这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培育特色产业有机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宜游 特色旅游为乡村振兴带来引力

  沙坪坝是一个让人来过一次还想再来的地方,这里的乡村承载着故土的乡愁,也承载着乡村的自信。

  沿着柏油路前行,红砖灰瓦,竹林掩映间野花争相开放。朴拙的陶罐镶在墙里成了装饰,镂空的花瓶倒扣着成了最精致的路灯。一盏茶烟,几方木机,半面山景……这是入夏走进丰文街道三河村民宿“远山有窑”可以看到的乡村新景。

  “以前,村上环境不好,都是土路,垃圾也很多,一下雨就出不了门,外面转一圈回来鞋上全是泥。现在,村级路都是水泥路,很多城里人来这里旅游休闲,农家乐生意特别红火。”乡村环境的变革,让这里和远山有窑一样出现的乡村民宿还有70余户。通过统一实施旧房改造,三河村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积极盘活闲置土地,尝试农房改造租赁合作,把破旧的农房改造成适合接待游客的“文艺屋”,闯出了一条以民宿旅游推动产业发展、农户增收、村集体壮大的乡村振兴之路。

  环境好了,发展旅游更有底气。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沙坪坝区重点发展以休闲、观光、采摘、垂钓为主的乡村旅游和城郊经济,按照“田园印象都市心乡”构思,将乡村旅游与休闲采摘、健康颐养、研学培训、民俗体验相结合,探索促进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不断改善,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文明发展有机融合,引导农民通过土地农房入股、个体经营、文创产品加工、就近打工等,拓宽就业和增收渠道。

  同时,沙坪坝区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营造特色旅游品牌相结合,通过引进企业入驻、市场化运作,常态化举办农民丰收节、萤火虫节等休闲农业节会,催生出了“开心农场”“蓝莓谷”“萤火虫谷”“凤凰花海”等大批知名的乡村旅游品牌,实现年接待游客320余万人次,乡村旅游经营收入增长率超过20%,已让这里成为集吃、住、游为一体的乡村休闲度假胜地。

  ……

  村容村貌“亮”起来,生产生活“变”起来,生态环境“美”起来……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村人居环境新格局正渐次展开。

  刘玉珮 刘钦 龙博 图片由沙坪坝区农业农村委提供

  数据看环境>>>

  看村容村貌

  建设完成村民小组通畅公路226.78公里、村社便道31公里。安装农村公共照明路灯或庭院灯2300盏。完成17个村文化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建成永宁寺村等2处农场文化大院。全面完成营造林任务2.4万亩,累计栽植苗木215万株,开展庭院绿化整治376户。完成农村危旧户改造116户、旧房整治提升1060户;创建评比美丽庭院410户,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2个,成功打造示范村5个。

  看垃圾整治

  全面推行乡村保洁员制度,落实日常清扫保洁、垃圾收运及设施管护等工作,配置清扫保洁人员700名、收集容器3000余个、收运车辆46台,生活垃圾均做到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到100%。

  看“厕所革命”

  累计完成农村户厕改造2826户、农村公厕改造13座,全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以上。

  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科学设置25个回收点,发放回收桶及包装袋,向社会公示回收补贴价格,目前已经回收各类包装袋/瓶1万余个。建成废弃农膜乡镇回收网点6个、村级回收网点20个、废弃农膜贮运站1个,共完成废弃农膜回收39.4吨。

  看污水治理

  新建污水管网26.8公里,实施11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实施改造。

  看村规划编制

  全区符合村规划编制条件的25个村已完成村规划编制,4个示范村率先开展村规划试点批复工作。目前中梁镇永宁寺村、新发村、龙泉村和丰文街道三河村4个村村规划已通过市级审批。

(责编:陈易、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