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来自市卫生健康委的消息称,通过医疗、医保、医药改革,我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明显,医疗费用增幅由此前的28%降至2019年的约10%。
1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市人民医院)门诊一片忙碌,药房窗口已排了不少人。69岁的陈余涛正在等着拿药。他患有膝关节炎,需要每周往关节腔注射药物一次,4周一个疗程。“原来一针药物要129.65元,现在便宜了20元左右,一个疗程就少80元。”
据了解,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之一,目的在于坚持和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破除以药补医旧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新机制,促进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
2017年9月,重庆实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市237家公立医院(含部队医院、国企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取消药品加成的同时,实施医保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非医保药品联合议价采购,并调整439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9年12月,我市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取消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并同步调整一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改革让群众受益。由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58岁的王成江需要长期服用一种名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的药物。去年以来,定期在潼南区中医院拿药的他发现药品降价了,“原来这个药是20多元,只有14颗,能吃半个月。现在只要1元多,有28颗药,能吃一个月。”
“因为苯磺酸氨氯地平属于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以量换价,所以药价更低。”潼南区中医院药剂科负责人说,除了高血压药品,冠心病、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药品价格明显下降,不少人甚至从四川安岳、遂宁特意过来开药。
潼南区中医院副院长黄卫华介绍,该院药占比曾经一度占到60%左右,现在逐年控制,药占比降到了30%以内。
“传统的以药补医局面已被基本打破。”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势头得到遏制,医疗费用增幅由此前的28%降至2019年的约10%;公立医院药占比由44%降至2019年的31%。通过新的运行机制,鼓励医院和医务人员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记者 李珩 通讯员 段东敏)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
一图看懂:上合数字经济论坛为何在重庆举办 2021年是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8月23-25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将在重庆举行,确认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实现了上合组织国家代表参会全覆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