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鲁能星城五街区垃圾分类多网融合服务点,志愿者正在演示丢垃圾后用二维码积分。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重庆日报记者从9月25日召开的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获悉,我市在全国率先开展环卫领域多网融合试点,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等相互促进,并在渝北区鲁能星城五街区建成了全国首个多网融合服务点。
当日一早,鲁能星城五街区71岁的居民唐廷新就拎着分好类的垃圾到小区多网融合服务点投放。他告诉记者,这里原来是小区的装修建筑垃圾堆放点,经过改造,升级成为多网融合服务点。
所谓多网融合服务点,是指能够一体化回收暂存分类的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再生资源、大件垃圾、建筑装修垃圾等的综合设施。多网融合能够实现固废垃圾收运处理车辆、设备、设施、土地共建共用,便于固废处置园区化规模化。“这也要求工作人员一专多能,一人多岗,实现能量梯度转移,资源循环利用。”市环卫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鲁能星城多网融合服务点总面积112.5平方米,主要服务鲁能星城片区居民。服务点采用全屋密闭式设计,配备降尘除臭系统,可提供四分类垃圾及装修垃圾、大件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储存、分类转运等复合功能。该服务点实现了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网、再生资源利用网、有害垃圾收运网和装修装饰垃圾收运处理网多网融合,形成全品类垃圾一体化存储收运作业链条。
该负责人表示,从鲁能星城多网融合服务点的运行情况看,多网融合有利于提高垃圾前端分类质量、提升垃圾分类处置效率,有利于实现可回收物应收尽收、资源循环和解决大件垃圾、建筑装修垃圾乱堆乱放等问题,更有利于做强做大做优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改变小、散、差等现状。
下一步我市将在中心城区依托垃圾前端收集点站,建成100个可回收物两网融合示范点。利用已建成的界石、走马和夏家坝3座大型垃圾跨区域二次转运站建设3座再生资源物资集散中心,利用洛碛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建成洛碛玻璃、塑料、纺织物等回收物加工利用基地。
据了解,目前,全市已有近万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覆盖510余万居民,中心城区居民覆盖率达到89%。(记者 郭晓静)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
一图看懂:上合数字经济论坛为何在重庆举办 2021年是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8月23-25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将在重庆举行,确认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实现了上合组织国家代表参会全覆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