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学生变成“小胖墩” 小学生每天1小时“小马拉松”
《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出台,重庆各中小学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
青禾童心小学的学生正在校园内跑“小马拉松”
儿童肥胖是个日趋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为积极防控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近日,由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制定的《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
《方案》要求,教师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课;保证幼儿园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不少于2小时;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内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活动时间达到1小时以上,保证每周至少3小时高强度身体活动。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
重庆处于中流行水平
《方案》还根据各地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现状,将全国各省(区、市)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流行水平地区,重庆处于中流行水平。
《方案》要求2020~2030年,中流行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线基础上下降70%。
家庭方面,父母及看护人应帮助儿童养成科学饮食行为,培养儿童积极进行身体活动习惯,做好儿童青少年体重及生长发育检测,加强社区支持。
学校方面,应办好营养与健康课堂,改善学校食物供给,保证在校身体活动时间,教师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课,保证学生每节课间休息并进行适当身体活动,减少静态行为。保证幼儿园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内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活动时间达到1小时以上,保证每周至少3小时高强度身体活动。
两江新区的这所小学
每天一小时“小马拉松”
昨日,记者采访我市几所中小学,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在两江新区青禾童心小学,每天下午2:30~3:30是课外锻炼时间,全校学生要在校园内完成一场“小马拉松”。
“一个小时的运动时间,包括运动前的热身、运动后放松,还有跑步结束后的跳绳运动。”校长秦波介绍,为了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从今年新学期开学,学校一直坚持每天开展一小时“小马拉松”。
在江北区新村实验小学,每天上午推行半小时“阳光体育大课间”,全校学生可以参加自编操、跳绳等体育锻炼。“此外,每周开足四节体育课,确保学生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学校有关负责人表示,后期也将根据《方案》对锻炼强度要求做出适当调整。
体育器材自主管理
鼓励学生随时运动
重庆一所重点中学有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初中阶段每周三节体育课,高中阶段每周两节体育课。此外,在课余时间,学生每天参加20分钟自编课间操,融合了瑜伽、拳击等动作,运动强度适中,“而各个班级,还会安排学生早自习前晨练,或晚自习跑步。”
同时,学校很早就实行了体育器材自主管理,为学生随时随地开展运动提供便利。“我们在各个运动场地都存放足够学生使用的器材。比如,在乒乓球台旁边备有乒乓球拍,羽毛球场内备有羽毛球拍,供学生随时使用。”
学生家长们希望:
学校多开展课外活动
对《方案》的出台,家长们又是怎么看的呢?家住江北区的家长李女士称,孩子目前就读小学五年级,体重在同龄孩子中偏胖,“这样的《方案》当然支持,一直想帮娃儿减肥,但平时学习辛苦,饮食上很难控制,周末又上各种补习班,能够锻炼的机会就更少了。”李女士希望《方案》能够落到实处,学校可以每天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
对此,孩子正在上初三的周女士也表示支持,“中考有体育考试,所以现在学校体育课上得挺好,但其余课外活动基本很少了,还是希望课间能够让学生多活动、多休息。”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王乙竹
村民在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基地用农机收割水稻。龚长浩摄
重庆垫江:农机助秋收 立秋后,重庆市垫江县45万亩水稻相继成熟,稻田到处可见收割机抢收粮食的场景。…【详细】
川渝滇黔藏“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 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0日,由川渝滇黔藏西南五省区市联袂打造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正式上线,将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异地办事服务。 据了解,新上线的“跨省通办”服务专区是为贯彻落实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详细】
一图看懂:上合数字经济论坛为何在重庆举办 2021年是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8月23-25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将在重庆举行,确认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实现了上合组织国家代表参会全覆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