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健康>>要闻

牙周病的常见症状

2021年08月06日10:48 | 来源:人民网-重庆频道
小字号

  牙周病是牙齿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骨质、牙周韧带,和牙槽骨因炎症所导致的一种疾病,是常见口腔疾病之一,也是导致牙齿丧失的一个主要原因。那么,引起牙周炎的病因有哪些呢?

  重庆牙博士口腔综合医生陈翔表示,大部分牙周炎是因为对自身口腔卫生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的,牙齿长期堆积牙菌斑,引起反复的发炎。发炎产生的化学物质,破坏牙周组织,造成牙周病。另外,还有一些导致牙周病的全身和局部刺激因素,包括牙结石、牙齿拥挤不齐、长期食物嵌塞、假牙不合适、吸烟、精神压力等。

  牙周病的常见正常

  牙龈改变

  正常牙龈呈粉红色、微薄而紧贴牙面。患牙龈炎时牙龈呈鲜红或暗红色,龈缘变厚,龈乳头圆钝,不再紧贴牙面。同时,由于牙龈肿胀或增生,龈沟深度增加,但上皮附着水平仍位于正常的釉牙骨质界,即出现假牙周袋。

  牙龈出血

  牙龈出血常为牙周病患者的主诉症状,多在刷牙、咬硬食物时发生。

  牙龈肿痛

  有个别位置的牙龈因为急性的炎症导致脓肿的产生,也会出现牙龈肿痛的症状。甚至牙龈上有个“大包”,这就是牙周炎症导致的“牙周脓肿”。

  持续性口腔异味

  口腔异味是常见的口腔疾病,引起口腔异味的原因有很多,牙周炎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牙周炎会引起牙龈出血,组织发炎,致病菌产生的代谢产物都会造成口腔异味。

  感觉牙缝越来越大

  牙周病会引起牙龈和下方牙槽骨的退缩,引起牙间本应由牙龈和牙槽骨占据的空间暴露出来,使患者感觉牙缝越来越大。

  牙齿松动或移位

  由于牙周炎使牙槽骨吸收,牙齿不同程度松动,有时牙齿的松动可能不很明显,但很多患者发觉自己的上或下前牙,在一段时间内慢慢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比如门牙的中缝儿变大、门牙发生了扭转等。

  牙槽骨吸收

  牙槽骨吸收是牙周炎的另一个主要病理变化,牙槽骨的吸收使牙齿的支持组织丧失,牙齿逐渐松动,最终脱落或拔除。(重庆牙博士口腔 供稿)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责编:陈易、张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