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勤联动”整治城市管理顽疾
——渝北探索城管新机制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仅用3天时间,渝北区松石支路存在多年的占道经营、堵塞消防通道等违法行为,便得以整治,车辆、行人通行顺畅了。“今年以来,全区化解类似‘老大难’问题30多件。”近日,渝北区相关负责人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城市管理多年的沉疴顽疾得以迅速整治,得益于渝北探索创建“多勤联动”机制,整合执法资源,形成城市管理合力,化解“急难愁盼”问题。
组建工作队
整治10方面问题
去年底,渝北区通过调查摸底,梳理出9个街道上交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6件,多是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违法行为,有的问题存在长达10年之久。
过去,在城市管理中,各部门多是单打独斗,以致城市管理整体推进乏力,存在有缝隙、留空当现象。
通过走出去考察学习、沉下去调查研究,渝北区启动了“多勤联动”综合整治市容(交通)秩序工作,公安、城管、交通执法、市场监管、烟草专卖、消防、大数据、残疾、经信委、融媒体等30余个区级部门,抽调120名人员组建起“多勤联动”工作队,将全区划分成“三龙”片区、两路片区两大整治区,聚焦整治违法行驶、城区非许可经营、非法占道等10方面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形式联动了,合力没完全形成。”工作队队长黄飞介绍,各执法队伍在执法理念、执法规范、执法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以致“多勤联动”组建之初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工作队便将队里43名共产党员整合起来,申请成立临时党支部,让党员带头冲锋,缩短磨合期,尽早形成战斗力。
党员冲锋在前,“多勤联动”成效明显,一些存在多年的城市管理顽疾得以快速化解。
宣传引导、集中整治、移交巩固
“三招”化解难题
渝北区红锦大道属于城市主干道,违法占道经营问题突出,10多年来多次整治无果。今年2月,“多勤联动”执法队用时20余天,成功化解了这一难题。
工作队副队长田炳忠介绍,过去,大家把开具文书、收扣物品、罚款处理称为执法“三板斧”。现在,“多勤联动”也探索形成了宣传引导、集中整治、移交巩固“新三招”,力求做到情理服人、执法有据。
之前,红锦大道嘉州段有10余家摊贩占道经营,其中有残疾群众、困难人员,还有其他社会人员,他们每次都以生活困难为由抵制整治。
这一次,“多勤联动”执法工作队按“新三招”分头行动,各成员单位根据自己的职责和优势,对占道经营户家庭结构、健康状况、经济收入等进行多方摸底调查,然后面对面核实情况,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最后按一户一策制定整治方案。
工作队队员黎明介绍,搬走才是开始,移交巩固是关键。“多勤联动”执法工作队联合龙溪街道,在取缔红锦大道15处占道经营同时,在锦屏街路口统一新建规范摊位,做到从严执法与规范管理相结合。
半年多来,“多勤联动”工作队完成31条道路综合整治工作,既“啃”下了存在多年的“硬骨头”,又新划定一批合法经营区域为占道经营户觅出路。
后访后扶暖人心
变执法对象为城市管理支持者
“你好!我是渝北‘多勤联动’民警。”前不久,何丽(化名)接到黄飞打来的电话,了解她和老公就业情况,询问她是否还存在困难。
原来,3个月前,何丽的摩托车停放在小区门口,堵塞了消防通道。因为摩托车无牌照,查询不到车主,“多勤联动”执法工作队准备将车推离时,何丽冲出来大吵大闹,抓扯推搡,造成执法队员手臂被抓伤,现场交通要道一度堵塞。后来,工作组了解到何丽家境困难,对她阻碍执法行为予以从轻处理。
“这事引起了我们思考。”工作队临时党支部认为,既要做好市容交通秩序整治工作,又要及时发现、化解执法对象存在的“急难愁盼”问题,“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为此,工作队创新推出执法后访后扶机制,通过走访了解,拿出具体帮扶、化解措施,工作队能够解决的马上解决,工作队不能解决的协同区级部门、辖区镇街处理。
以执法工作为切入口,收集、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执法对象变为城市管理支持者,把执法对象变为执法资源。截至目前,渝北“多勤联动”执法工作队后访后扶执法对象5人,收集“急难愁盼”问题6条,并已全部化解。(记者 彭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