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重庆

驻场演出渐热 给重庆文旅生活带来了什么

2021年10月18日07:33 | 来源:重庆日报网
小字号

大型红色舞台剧《重庆·1949》演出现场。(本栏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话剧《雾重庆》在抗建堂首演。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重庆芭蕾舞团在欢乐谷演出。

  国庆长假,欢乐谷恺撒宫剧场,重庆芭蕾舞团打造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7天驻场演出,场场爆满;无独有偶,位于弹子石的重庆国际马戏城,大型杂技秀驻演风生水起,场场满座……日渐成熟的驻场演出,让我们这座城市充满了文化活力。

  重庆驻场演出为何受青睐?连日来,重庆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让驻场演出

  成为营销重庆的文化名片

  所谓驻场演出,就是演出团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参与到固定场所的演出形式。演出方在策划阶段就可以根据演出的剧本、导演的意图要求等设计舞台场地,最大化地达到演出效果,并获得更高的收益。

  10月15日傍晚,记者来到磁器口金碧正街,大型红色舞台剧《重庆·1949》的广告牌分外醒目。在售票处,不时有外地游客前来买票。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公演以来,《重庆·1949》已演出40余场,可容纳1500人的观众席平均每场售出75%以上。精彩的内容与精致的舞美交相辉映,磁器口、吊脚楼、长梯坎近在眼前,仿佛触手可及,重庆特有的城市元素让人记忆深刻。

  近年来,驻场演出已逐渐成为全国各地旅游目的地的“标配”。重庆不少地方也开始入局,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驻场演出。比如,武隆有《印象·武隆》、忠县有《烽烟三国》、奉节有《归来三峡》……驻场演出已成为营销重庆的一张文化名片。

  业内人士认为,驻场演出丰富了旅客的旅行体验,传播了城市独特的文化,让旅游者在有限的游览时间里,以观赏演出的方式接受重庆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信息。

  重庆究竟有多少驻场演出?根据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国庆长假期间,重庆的大型驻场演出就超过30场。这些演出主要分布在旅游景点、城市商业体内的演艺空间,以及餐饮场所。受益于一些剧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商业环境,驻场演出不仅具有引客效应,还引发了外地游客对重庆文化的关注。

  “真没想到,红色剧目还能这么演。”“一边逛文化街区,还能了解重庆曲艺,没想到曲艺会变得这么时尚。”观众的信息反馈说明,日渐成熟的驻场演出让游客从艺术的角度更加了解重庆,真正做到把人流转化为城市文化新动能。

  “作为文旅融合产业链,驻场演出项目让如今重庆的演出市场从简单地观剧变成为一种营销城市的项目。”重庆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副主任李文婷说,要让一个驻场演出的生命周期更长、产业链价值更大、IP价值更高,必须从多方面努力,需要内容与服务并重,注重品牌质量。

  让驻场演出

  也能吸引本地市民

  在今年火热的国庆档演出市场中,重庆文艺院团的多场驻场演出,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比如,重庆市曲艺团在山城曲艺场上演的《记艺·山城》,将老重庆民俗风情、历史文化风貌呈现其中,为观众展现了浓浓的重庆味道;重庆市话剧院在抗建堂剧场上演经典话剧《雾重庆》,以细腻独特的手法和精美大气的舞台效果演绎了一代青年的理想与现实,将重庆的城市风貌娓娓道来。

  重庆芭蕾舞团还利用国庆假期,将川渝特色融入沉浸式亲子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搬进重庆欢乐谷进行演出。这同时也是主题公园与重庆专业艺术院团共同开辟文旅融合演艺新空间的一种尝试。

  驻场演出经过膨胀式发展后,如今开始进入整合调整期,观众的选择也更为理性。如何让一个剧目不但能够吸引外地游客,还能吸引本土观众?不但能吸引观众看一次,还能多次吸引观众?这就需要演出团体不断打造质量过硬的驻场产品。

  2019年,重庆杂技艺术团以现代杂技表演为核心,汇集该团近年来多个国内外大赛金奖、金牌节目,打造了《魔幻之都——极限快乐Show》。自首演以来,重庆杂技艺术团共完成驻场演出600余场,接待观众40余万人次,收获业界和观众的无数好评。

  “观众和演员都是会疲劳的,怎么能够保证第一场和第100场演出的水准一样,让观众看了之后满载而归。”重庆杂技艺术团团长陈涛说,对此,他们根据观众反馈,不断调整打磨剧目,在王牌节目之外不断推出新作品。

  “广大市民喜爱观看驻场演出,折射出我市演出市场的蓬勃发展。”重庆市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驻场演出的成功案例,说明了重庆演出团体已经积累了一批有相当质量和品牌影响力的作品,彰显出重庆演出院团市场化探索的长足进步。

  让驻场演出

  经得起市场检验

  重庆驻场演出尽管已经拥有了一些品牌,但与整个演出市场和观众需求相比,优秀原创品牌仍嫌太少。“重庆的驻场演出不仅要在原创内容上下功夫,还要学习借鉴国内外最新的创作手法和舞台呈现方式,不断提升演出的观感。”重庆演出行业协会会长朱凯认为,大力推行驻场演艺模式,毫无疑问将倒逼艺术行业的创作。

  重庆如何整合发掘剧场、剧团和各类演出市场主体要素的资源优势?朱凯认为,除了新建大型的标志性剧场、演艺空间之外,还要着重于中小型演艺场的建设和开发,由小及大促进驻场演出项目发展。朱凯说,“现在开辟的驻场演出新项目,我都建议他们从300-400人的小型演艺空间做起,尤其是对最初入局驻场演出的投资者来说,需发挥出小剧场的文化活动集聚作用,且还要考虑一个产出与收入之间平衡发展的关系。”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目前重庆驻场演出中,传统戏曲、曲艺类的驻场演出并不多见。那么,在驻场演出升温的当下,未来重庆传统戏曲、曲艺类演出将如何入局?对此,重庆市曲艺家协会主席鲁广峰认为,重庆戏曲、曲艺类演出想要入局驻场演出,首先需要有一个专属演出场地,可以加大与湖广会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等场地内演艺新空间的合作力度,增加演出场次,加强对剧目的打磨力度,紧跟时事热点,让作品常演常新。

  驻场演出的成功需要大量的运营人才、演出人才和制作人员不断地为作品赋能,“成功地发掘人才,用好人才,我们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把这件事做好。”重庆市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胡焕阳认为,重庆要积极发掘相关专业人才,让更多专业人士愿意留在重庆,为艺术作品的长期驻演贡献力量。

  专家观点>>>

  重庆驻场演出怎么驻、怎么演

  重庆市曲艺家协会主席鲁广峰:

  需要有一个专属演出场地,可以加大与湖广会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等场地内演艺新空间的合作力度,增加演出场次,加强对剧目的打磨力度,紧跟时事热点,让作品常演常新。

  重庆演出行业协会会长朱凯:

  除了新建大型的标志性剧场、演艺空间之外,还要着重于中小型演艺场的建设和开发,由小及大促进驻场演出项目发展。

  重庆杂技艺术团团长陈涛:

  根据观众反馈,不断调整打磨剧目,在王牌节目之外不断推出新作品。

  重庆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副主任李文婷:

  要让一个驻场演出的生命周期更长、产业链价值更大、IP价值更高,必须从多方面努力,需要内容与服务并重,注重品牌质量。

  重庆市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胡焕阳:

  要积极发掘相关专业人才,让更多专业人士愿意留在重庆,为艺术作品的长期驻演贡献力量。

  他山之石>>>

  国内外的著名驻场演出

  一个成功的驻场项目不仅可以推动作品走向大众化、经典化,为文化产业注入新动能,还可成为城市实力与形象的“代言人”,近悦远来。

  日前,在上海,原创舞剧《朱鹮》首轮驻场完美收官,它和另一部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一起,半年内演出规模达到165场;在亚洲大厦,小剧场音乐剧驻演风生水起,为8个演艺新空间定制的沉浸式演出,吸引各地观众拖着行李箱来看戏;而在仅500米之隔的上海演艺大世界,海派滑稽戏《石库门的笑声》驻演两年多来已突破103场。

  纵观全球演出市场,伦敦西区有音乐剧《悲惨世界》《猫》,美国百老汇有音乐剧《狮子王》,日本有宝冢歌舞团等优秀的驻场演出,每年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可以说,好的驻场演出已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提升着这座城市的软实力。

  本报记者 刘一叶

(责编:陈易、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