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推进森林文化建设 把课堂搬进大自然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活动现场。铜梁区委宣传部供图
人民网重庆2月24日电 “在毓青山安溪段,不同海拔处生长着不同种类的树木。在同一时间,能够看到春秋同在的景象。”2月24日,在重庆市铜梁区安溪镇的重庆毓青山国家森林公园里,安溪小学茶艺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正在开展户外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自然课堂参观学习。
自然课堂是铜梁区森林文化建设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毓青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总面积达到2366余公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效带动了周边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等发展,是一个生态多样、优势明显的森林公园。依托毓青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位于公园核心地带的茶叶基地,铜梁在此建设了一处集科普、教育及人文景观一体的自然课堂,把课堂搬进了大自然。
“以优越的自然环境资源为素材,开展森林文化自然教育,拉近人与森林的距离,增加人们对森林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了解,进而产生自觉保护森林、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铜梁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办公室工作人员谭晶月说。
在自然课堂里,有 LED 电子屏播放茶叶基地、森林文化宣传视频。沿着串联起公园内暖性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竹林、灌草从等不同植被类型的步道而上,就能来到马尾松林里的仿真动物乐园。
“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各种动植物的知识,但能够来到自然课堂亲身体验还是不一样,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家乡的生态环境。”安溪小学六年级学生唐涟漪说。
据了解,除自然课堂外,铜梁区森林文化建设项目还包括在安溪镇、华兴镇、土桥镇、福果镇、南城街道 5 个镇街分别建立一个植物观察点,为游客观赏桫椤、楠木、银杏、罗汉松和古黄葛树等珍稀植物提供场所,在毓青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安居国家湿地公园的科普宣教区和合理利用区设置动物寻踪路线3条,根据动物习性适时开展行为观察、绘画、摄影等活动。(刘政宁、李慧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重庆彭水:踏雪护林保安全
- 人民网重庆2月24日电 近段时间,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高海拔地区普降大雪。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国有林场红椿坨管护站所管护的林场平均海拔1000余米,共计2万余亩,涉及靛水、润溪、黄家、大垭等多个乡镇街道,管护面积广、难度大。…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