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区县>>要闻

渝中:全力打造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

2022年03月16日08:53 | 来源:重庆日报网
小字号

重庆金融街

绿色金融大道

  核心提示

  渝中区,是重庆金融业的发源地。

  抗战时期,渝中区有“银行比米铺多”的说法,当时小什字、陕西街一带,聚集了150多家金融机构,是名副其实的全国金融中心。

  时至今日,金融业,依然是渝中区经济的第一支柱、发展的第一引擎。去年,渝中区金融业增加值稳居全市第一,金融存贷款余额再创历史新高,金融在服务渝中区各领域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也愈发明显。

  站上新起点,渝中区将继续发挥金融业支柱引擎作用,全力提升金融发展能级,健全现代金融体系,持续优化金融生态,高水平打造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为推动渝中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创造高品质生活作出示范,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

  聚焦绿色开放

  持续巩固渝中金融核心地位

  渝中区金融业增加值376.9亿元,居全市第一,同比增长4.1%,占全区24.8%;银行业存贷款余额1.18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2.03%,占全市13.1%;培育各类金融机构总数达431家,其中市级以上机构182家,全国法人总部6家……

  从渝中区2021年的金融成绩单里,足见其领跑全市的金融核心地位。

  目前,渝中区已基本构建起以银、证、保三大主流金融机构为基础,金融要素市场为亮点,外资金融机构为特色,新兴金融机构为补充,功能完善、协调发展,辐射长江上游地区的现代金融业服务体系。

  其中,跨境金融、绿色金融成为支撑其成长性的两大生力军。

  发展跨境金融,渝中区是有现实基础的——

  全市近70%的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在此聚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深入实施……

  近年来,渝中区的跨境金融顺势跑出“加速度”:建行、平安银行、中国银行、渣打银行等纷纷建立起跨境金融服务中心;商业贷款、境外发债、跨境REITs等融资模式广泛应用,首创跨境保理融资、跨境资产转让等新业务模式。

  去年,该区跨境结算量突破4500亿元;新增跨境贷款133笔、419.5亿元,新增离岸结算业务1898笔、149.1亿元。

  在绿色金融方面,渝中区一方面鼓励引导驻区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业务,开发绿色金融特色产品;一方面加速推进重庆绿色金融中心建设,助推绿色金融集群化发展。

  去年,该区实现绿色信贷余额988.2亿元、占全市26%,绿色债券余额111亿元、占全市35.8%,两项指标均居全市首位。

  按照规划,到2025年,渝中区将力争实现金融业资产规模突破2万亿元,各类金融机构数量超过500家,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建设初具规模。

  服务实体经济

  在助跑中实现跨越发展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

  近年来,渝中区在夯实金融业实力、发挥金融业自身产业价值的同时,也在不断强化和凸显金融业在服务区域发展大局、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作用功能。

  当前,针对文旅服务、商贸服务、科创服务、健康服务等重点产业,渝中区正在加速探索与之匹配的文旅金融、贸易金融、消费金融、科创金融、数字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和产品。

  例如在科创方面,该区去年为100余户科创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商标权质押融资1.7亿元;在大健康方面,该区设立了总规模5亿元的医学创新引导基金和1亿元的双创种子基金;在文旅方面,重庆银行打造文旅特色支行,推出长江文旅借记卡、文旅贷等。

  与此同时,渝中区还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精准锁定在市场主体身上。

  一方面,该区深入实施提升经济证券化水平行动计划,大力支持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目前,该区已累计培育境内外上市企业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8家、重庆OTC挂牌企业71家,拟挂牌上市储备企业21家。

  另一方面,该区以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将金融“活水”精准注入市场主体。

  去年,该区设立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贷续贷中心,畅通金融服务实体“最后一公里”;推出多款政银合作金融产品,为2100余户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7.9亿元;实现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290.6亿元,位居全市第二,同比增长20.9%。

  实践证明,渝中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也在通过探索开发普惠金融、消费金融、金融科技等新兴业态,推动金融业自身的提质增量,实现了“金融血脉”与“经济肌体”的良性循环。

  优化发展环境

  厚植国际一流的金融沃土

  2020年,中国银行金融租赁业务的全球性总部“中银金租”正式落户渝中区,成为我市首家注册资本金超百亿元的金融法人总部机构。

  渝中区能够成功引入“中银金租”,中国银行旧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旧址大楼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时代情怀,深深地说服和打动了中国银行高层。

  这也让渝中区深刻意识到,深厚的金融历史文化底蕴,正是渝中聚集、培育金融产业独特且难以复制的环境优势。

  为此,渝中区坚持将传承金融历史文化、打造金融文化品牌,作为该区厚植金融生态的一大“奇招”。

  当前,渝中区正在对美丰银行旧址、中央银行旧址、交通银行旧址、国民经济部旧址等金融旧址进行修缮活化,加快打造“打铜街—下半城”金融历史文化风貌展示区,建设重庆金融历史(司法)博物馆、中国银行行史博物馆等主题金融馆群。

  同时,净化金融环境、维护金融安全,也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一环。

  为此,渝中区按照“领导包案”“一事一案一专班”等工作制度,通过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开展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集中宣传、推进金融领域“治重化积”专项治理等方式,牢筑金融风险“防火墙”。

  此外,金融生态也离不开平台、人才等要素支撑。

  为此,渝中区将充分发挥重庆高级金融研究院等金融智库功能,持续举办中新金融峰会分论坛、解放碑金融发展顾问委员会年会等系列活动,加速推动市、区两级金融人才孵化平台建设,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优质的“阳光、空气、土壤”。

  渝中区,这片金融业发展的沃土,同时也享受着金融这汪“活水”的滋润浸养,以生万物。

  链接>>>

  重庆绿色金融中心

  西起解放碑,途经民族路、新华路、打铜街,东至朝天门,全长约1.7公里。主要由美丰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旧址,复星国际中心、泛华大厦、重庆来福士等10余栋金融楼宇,棉花街体育文化公园等公共空间构成,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

  该区域将重点建设绿色金融机构集聚创新区、绿色低碳示范街区、重庆金融历史文化展示区;绿色金融研究中心、绿色金融创新中心、绿色金融服务中心。

  预计到2025年,该区域将集聚200家绿色金融主体,形成组织多元、成品丰富、政策有力、运行高效的绿色金融体系。

  重庆基金创新服务基地

  以现有重庆交易大厦为载体,打造“重庆股权交易大厦”,引导聚集银行、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资基金等各类金融、专业服务机构。

  依托交易大厦内的重庆股转中心,建设“重庆基金创新服务基地”,打造“产业+基金+项目+人才”链式发展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体系,引进国内外各类股权投资基金、风险资本等金融要素聚集,强化私募投资基金与区域股权市场挂牌企业的互动对接,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预计5年内新增基金注册不少于300家,基金规模不少于1200亿元。

  王彩艳 陈佳佳 图片由渝中区委宣传部提供

(责编:陈易、张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