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到2030年将建成1960万亩高标准农田

近日,《重庆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公布,到2030年将建成1960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545万亩高标准农田,亩均投资将逐步达到3000元左右。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315万亩,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20%,节水、节电、节肥、节药效果明显,平均每亩节本增效约500元,为确保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规划》明确,重庆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形成“一带三区五流域”布局。“一带”即长江沿岸绿色生态高标准农田示范带;“三区”即丘陵谷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平行岭谷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区;“五流域”即涪江—琼江流域、濑溪河流域、龙溪河流域、乌江流域、梅溪河流域。
《规划》指出,重庆高标准农田建设还将统筹谋划5类示范、4类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5类示范即酸化土壤改良示范、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梯田化改造示范、高效节水灌溉示范、数字农田示范。如酸化土壤改良示范,将成片实施酸化土壤改良示范50万亩,到2025年,示范区酸化耕地土壤pH值平均增加0.5个单位;在数字农田示范方面,将构建农田建设项目监测监管平台,推动遥感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农田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4类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即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工程、“千年良田”工程、“七化”(宜机化、水利化、生态化、园田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十万亩级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项目。
其中,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工程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坚持“投、建、用、管、还”一体谋划、一体推进,通过“改大、改水、改路、改土”,力争建成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工程200万亩。
“千年良田”工程是以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内集中连片的农田为重点,通过实施耕地宜耕性能提升工程、灌溉与排水提质改造工程和田埂生态防护工程,整村整镇整片规模化推进实施,力争建成“千年良田”100万亩。
“七化”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是以村、镇为单位,突出示范区特色优势产业定位,着眼种养循环生态发展要求,整村整镇推进,推动形成农业产业集群,规划实施10个市级“七化”示范项目,力争每个区县建成2个以上区县级“七化”示范项目。
十万亩级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项目是以十万亩以上连片农田为单位,突出区域规模性,以“宜机化”改造为重点实施集中连片规模整治,规划实施18个十万亩级高标准农田重点项目。(记者 赵伟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修建森林防火公路 镇政府:将进一步完善
- 人民网重庆5月15日电 (胡虹)“森林防火工作压力大、隐患多,且进入林区的道路狭窄、垮塌及被杂树杂草覆盖难行,给森林防火、安全巡查、火情扑救等带来很多不便。”近日,有重庆市垫江县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希望当地政府修建新民镇大通村三组森林防火公路,以减轻森林防火工作压力,减少火灾隐患。…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