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专题关注

建好思政研修基地 让思政课“心动”变 “行动”

2022年06月11日09:48 |
小字号

  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创新,针对思政教育“网络延伸不够、深耕现实不足、体验感不高”等问题,以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为契机,创造性地提出了“行走的思政课”思政教育新举措,通过建好校内思政研修基地,把“最难讲”变成“最精彩”,把“纸上谈”变成“实践行”,提升了学生获得感。

  葛鑫老师在校内思政研修基地为“青马工程”学员讲授专题思政课。重庆工程职院供图

  把“最难讲”变成“最精彩” 把思政的根“扎下去”

  “思政教育要向网络延伸,更要向校园扎根。学校是思政教育主阵地,学生每天在校园里成长,校园里的每一处景观小品、每一个活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洪冲表示,用好校内思政资源,不仅是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也是将思政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通过整合校内思政教育资源,以建好校内思政研修基地为抓手,将“思政小课堂”变为“思政大校园”。

  于2021年6月建成的“重温光辉历程、牢记初心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修基地,是学校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有益尝试。基地设立有六个党史主题雕塑,串联起一条历久弥新的“百年奋斗路”

  实践教学课上,由老师带领学生漫步校园,观摩六座党史雕塑,线下实践又称为“行走的思政课”。在该校思政课教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葛鑫的讲解下,现场的同学以脚步感悟历史。学校组织师生在此开展“沉浸式”的党团课,不仅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让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断增强,也在行走的过程中打造出了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特色范本。思政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也得到不断提升,例如,该校教师曹诗裕就在重庆市2021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得了特等奖。

  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 让思政的实践行“动起来”

  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秉承思政课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的思想,以实践教学为载体,通过校内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校外与红色教育基地、社区、企业等签定合作共建协议,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共同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品牌,增强思政课程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和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提升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实现知行合一、以行求知、以知促行。

  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重庆工程职院供图

  “走出去”, 即教师带领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5月16日,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主题实践课活动,思政课教师在江津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内为同学们上一堂生动的理论综合实践课。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弘扬聂帅的革命精神、优良作风和崇高品格,努力学习,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用实际行动来践行青春使命,谱写建设和发展祖国的壮丽篇章。

  “时代楷模”曲建武教授应邀来校做专题报告。重庆工程职院供图

  “请进来”, 即邀请陈列馆宣讲员、“时代楷模”、“大国工匠”、“最美驻村书记” 到校开展讲座或汇报会, 依托学校网络资源, 实现全校学生在线同上一堂“思政大课”。2019年9月9日,全国“时代楷模”曲建武教授来校为全体师生作专题报告。讲座中,曲建武教授以《大学﹒大学生﹒人生》为题,结合自己从教30余年的工作经历,以“爱国”“厚德”“明辨”“乐群”“责任”等为关键词,通过个个教育引导与帮扶爱护学生的工作案例和感人故事,分享了他如何把“爱是教育的灵魂”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

  此外,学校还邀请了江津区聂荣臻元帅陈列馆的解说员来校作聂荣臻元帅精神报告会。会上,解说员采用演讲、演唱、朗诵、讲述等形式,配用大量珍贵史料采编的视频资料,讲述了元帅的一生。

  据校党委书记易俊介绍,工程职院立足于实际教学需要,结合现代教学手段,致力于创新思政教育模式而进行“行走的思政课”的实践教育探索,将课堂延展出教学楼,将知识涵盖于校园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互动性。学校还将与兄弟院校共享实践研修基地在内的思政教育资源,共同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袁杰)

(责编:盖纯、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