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太极镇:民法典宣传进乡村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活动现场。唐文龙摄
近日,由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师生、民法典国民教育科普基地和坤源衡泰律师事务所、森平律师事务所共同开展的“‘典’亮百姓生活·护航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在黔江区太极镇举行启动仪式,现场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浅显易懂的方式宣传民法知识。
“村中留守老人、小孩占比较大,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受传统观念影响,他们大多不情愿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农村复杂的地缘特征使纠纷难以通过简单套用法律加以处理;人民调解的法律约束力不足,致使纠纷无法获得彻底解决……”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法典国民教育科普基地主任侯国跃介绍:“乡村振兴中的诸多问题与《民法典》休戚相关,‘三下乡’活动队伍通过与村民、村干部等进行互动交流,以问题为导向,运用‘接地气’的方式最大范围、最大程度地传播《民法典》的内在精神和规范旨趣,团队也将长期、持久地参与到黔江区法治乡村建设全过程。”
基层普法活动,不仅让当地群众了解到了更多民法知识,还能从基层法治宣传中总结更多的经验。据悉,太极镇通过联合乡贤、法律明白人、村中有名望的商人等协助人民调解顺利开展;采取流动普法车、普法快板和普法“三句半”等丰富的普法形式提高村民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通过案例式宣讲使普法更生动形象、更接地气等;同时还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法治文化紧密融合创作“普法号子”……
“丰富的基层法治经验不仅是乡村振兴中的宝贵财富,也是进行法治建设发展的实践探索;学生、律师们通过深入黔江区田间地头、场镇院坝,与第一线的乡村振兴治理工作人员深入交流,获取第一手的宝贵经验,借助普法宣传等实践手段,丰富乡村社会认知,提升社会实践本领。”侯国跃介绍。
活动中,组织者还向黔江区太极镇村民赠送了民法典普及畅销书——《民法典与百姓生活100问》。(唐文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重庆南岸:“后备箱集市”点亮夏日夜生活
- 人民网重庆7月17日电 饰品、小吃、玩具……夏日的热浪也带动了消费的热潮。连日来,重庆市南岸区南滨路烟雨公园举办“彩虹集市”,私家车一字排开,车主们利用后备箱展销琳琅满目的自制产品,热闹的“后备箱集市”吸引市民、游客前来感受“烟火气”,成为山城重庆夜生活的一道靓丽风景。…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