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健全防贫机制 让振兴基础更加稳固
脱贫村—山王坪镇庙坝村 摄/汪新
2021年,南川区在全市率先探索出台《南川区防贫返贫监测预警响应机制(试行)》,争取和筹集各级财政衔接资金近1.3亿元。根据今年6月市政府办公厅通报,南川区因聚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成效明显,获市政府督查激励。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何守住守好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
近年来,南川紧紧围绕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在全市率先建立“一张网监测、一条线响应、一揽子帮扶”工作机制,形成“对象发现、预警响应、精准帮扶、消除风险”的闭环管理,通过织密织细防返贫网,努力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建立预警机制
为风险人群精准画像
“去年我光是发展脱贫产业收入就有4万多元!”说起脱贫后的好日子,南川区金山镇院星村脱贫户周旺笑了——一批批帮扶干部下乡,一个个脱贫项目落地,小山村通了网络,拓宽了公路,建起了文化广场,发展起竹笋产业。
放眼整个南川乡村,已是“条条新路盘山梁,通组到户宽又畅,产业基地务工忙,户户住上安稳房”的新景象。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而乡村振兴的前提,就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脱贫地区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抗风险能力不强,部分脱贫户发展能力还比较脆弱,一些边缘户稍遇风险变故,就可能致贫。”南川区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说,同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加之疫情、灾情等不确定因素,脱贫群众稳岗就业难度加大,建立一套防返贫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南川的做法是,为确保监测不漏人,建立起一整套防贫返贫监测预警响应机制。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动态预警,返贫致贫风险实时判定、精准判定,返贫致贫风险精准画像等内容。
以动态预警,返贫致贫风险实时判定为例,当地将教育、住建、民政、卫健、医保等“两不愁三保障”相关行业部门开展数据比对,汇总就医信息、入学动态、住房申报、人口增减等数据,实时判断脱贫户对象的生活状况变化,并通过数据共享、精确开展线下走访核对,准确划定疑似返贫致贫群体,及时纳入监测。
同时,村社干部、驻村干部、帮扶干部严格按照帮扶走访要求,重点针对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边缘户开展入户走访,及时发现返贫致贫风险。若是遇到收入明显减少,重灾、重病、重大事故等特殊情况,可能导致年均收入低于监测标准的,农户或邻里之间也可直接向村委会申报情况,做到不漏一人。
三级响应
提供一揽子帮扶消除风险
锁定监测对象后,该如何精准消除风险?木凉镇汉场坝村二社的脱贫户罗仕勇对此深有感触。
2021年,罗仕勇遭遇变故。由于因病且缺少劳力,他一直为低保兜底脱贫。后来,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病逝,两个人的低保变成了一个人,加之他本人又突发脑溢血,生活捉襟见肘。好在通过低保、就医数据对比发现和村干部走访,他生活变故情况被及时监测到,被第一时间纳入重点监测帮扶对象。
通过村镇干部精准帮扶、快速协调,罗仕勇每月领取五保与残疾补助,每月兜底保障费用从400多元增加到1000元出头,这才解了罗仕勇的燃眉之急。
罗仕勇能够避免返贫,得益于精准帮扶。这实际上是南川创新三级响应提供一揽子帮扶精准消除风险的一套方法。简单来讲,三级响应即村核实、镇上报、区处理,再通过一户一策,有针对性地开展“点对点”精准帮扶,直至预警监测和台账消除。
比如对一级预警户采取以“兜”为主。通过民政、医疗、慈善会、残联、红十字会等部门和保险机构及时进行兜底救助补助。
对二级预警户采取以“扶”为主。通过产业项目、金融帮扶重点帮扶,加强技能、创业培训,确保家庭至少有1—2项增收渠道,稳定增加家庭收入。
对三级预警户采取以“帮”为主。帮助其理清发展思路、谋划增收项目、解决家庭就业,有效拓宽家庭收入来源。
如今,南川已织牢“点线片面”立体防贫监测网。2021年,南川区防贫返贫监测预警响应机制共新识别监测对象14户38人,累计识别监测对象614户1982人,风险消除450户1591人。全区无一人返贫和新致贫,守住了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探索“3334”管理模式
确保投入不断档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其中一项关键在于投入不减,只有资金到了位,发展才更有后劲。
为此,南川创新探索出财政衔接资金绩效“3334”管理模式,确保投入不断档,工作不松劲。
“3334”即“3”指坚持投入增量、坚持绩效管控、坚持跟踪问效;“3”指强化投入力度、强化投向准度、强化项目进度;“3”指项目准入评估、绩效目标评估、绩效成果评估;“4”指限期办结机制、过程监控机制、督导检查机制、约谈整改机制。
正是有了财政衔接资金绩效“3334”管理模式,山王坪镇庙坝村便民桥梁拓宽改造以及南城街道松林茶山产业路项目才得以顺利进行。
南川区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说,山王坪镇庙坝村便民桥梁拓宽改造项目的如期建成,有效打通了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的交通瓶颈节点。当前,庙坝村村民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4600元稳定增长到2.8万元,特色产业年收入超500万元,实现了整村脱贫与绿色致富的双赢。
在“3334”管理模式下,截至2021年底,2020年南川区财政专项资金结转结余清零,2021年198个项目均实现了全覆盖过程绩效监控、绩效自评总体填报比例及审核比例均达100%,财政衔接资金支付12951.84万元,资金拨付率达99.8%。2021年度财政衔接资金市级绩效评价,南川区获“A”等次。
陈钰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 重庆都市圈:重庆21区+四川广安
- 人民网重庆9月7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日前,《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印发,这是中西部第一个跨省域都市圈规划。范围包括重庆主城都市区21个区和四川省广安市行政辖区全域,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2020年常住人口有2440万人。…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