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重庆频道>>重庆

市人大代表温小华倾力保护文化遗迹——

保护城市文脉 让文化遗产更具影响力

2023年01月04日08:19 | 来源:重庆日报网
小字号

不久前,我市启动了首批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十大重点项目,云阳磐石城等5个遗址公园,也入选其中的长江三峡(重庆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重点项目。这让市人大代表、云阳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云阳县博物馆)所长(馆长)温小华倍感振奋。

“目前,磐石城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0%。”温小华介绍,磐石城是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云阳新县城至高处,其形如巨大磨盘,故名“磐石城”。“入选重点项目,意味着将得到更好保护利用,对打造三峡文化新标识,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探索三峡文物保护及三峡考古遗址的创新路径,保护城市文脉让文化遗产更具影响力,对投身文保事业多年的温小华来说,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多年来,他和当地文保战线的同事们一起,奋战于文物保护一线,有效推动了工作进展。

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温小华积极呼吁市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云阳和渝东北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他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广泛调研,先后提出关于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等的建议5份、调查报告2份。其中,关于加强基层文博人才发展、加强后续三峡基础性文物保护工作的建议,被市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建议督办,得到有效办理和落实。

2022年,温小华又针对云阳恐龙化石资源保护利用、三峡库区消落带文物保护等提出了多项建议,获得市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作为人大代表,要履职尽责、积极作为,作为一名文保人,要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提升文化遗产影响力。”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温小华十分注重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听取民声意愿。在云阳县黎明村实施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中,当地群众向他反映安置点选择、补偿标准等现实问题,温小华一方面耐心解释政策,一方面向有关部门建议优化安置帮扶措施。最终,有关部门充分吸纳了建议,获得群众理解和支持,为当地文物保护奠定了良好环境。

近年来,温小华先后主持了彭氏宗祠、温家祠堂、高祖庙等系列保护修缮建设,相关文物保护项目均全部高质量通过验收。由其主编的《朐忍风华(云阳文物精粹)》既是对“前三峡”考古成果的总结,也是积极推广云阳文化遗产资源的尝试,出版后广受好评。

不久前,温小华在当地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汇报了履职情况,依法测评中满意率100%。其工作成效也受到市人大常委会充分认可,荣获“重庆市人大代表履职贡献奖”。

2022年12月,温小华连任市第六届人大代表。“这是组织和人民对我的充分认可与信任。”温小华表示,将一以贯之保持对文物保护事业的热爱,牢记代表光荣使命,全身心投入工作,为强化文物保护管理研究利用、文化强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 王亚同

(责编:陈易、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重庆:依托县域医共体提升农村医疗保障能力 畅通急危重症转诊通道
  人民网重庆1月3日电 (陈琦、刘敏、姚於)1月3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陈勇,重医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郭述良就当前重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形势,有哪些应对措施等情况进行了介绍。 陈勇介绍,目前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医疗技术较落后,特别是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农村地区更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广大农民朋友是疫情防控的脆弱群体,加之春节临近,人员流动进一步加大,农村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重庆:六方面着力 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  
  人民网重庆1月3日电 (陈琦、刘敏、姚於)1月3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就目前重庆社会面的感染情况,实施“乙类乙管”后重庆会采取哪些细化措施来进一步进行疫情防控工作等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李畔介绍,随着新冠病毒的变异、疫情形势的变化、疫苗接种的普及,以及防控经验的积累,重庆新冠疫情防控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工作任务,已经从“防感染”转向了“保健康、防重症”。…
重庆发布“乙类乙管”12条防疫新规 向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赠送“健康包”
  人民网重庆1月3日电(刘政宁、姚於、刘敏)1月3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杨琳介绍了相关情况。 杨琳介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安排,结合重庆市实际,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降死亡、防风险”,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制定了《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实施方案》以及疫情监测、检测、防控指引、个人防护指南、防控培训等5个专项方案,主要有二个方面的调整优化: 第一,以老年人、孕产妇和婴幼儿为重点调整防控措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