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頭圖

川渝兩地日前聯合發布《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建設規劃》,本報邀請“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獨家解讀——

建設高質量農業帶 農產品優質優價是關鍵

2022年01月19日08:05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空間布局示意圖

  重慶日報: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國家戰略,《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出台,對雙城經濟圈建設以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有何意義?

  溫鐵軍:疫情之下多種矛盾暴露演化為全球化危機,國際形勢趨於復雜。《規劃》的出台對於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結合國家把鄉村振興作為“應對全球化挑戰的壓艙石”的定位,成渝兩地的各類規劃都應該配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需求,盡可能在國際“永續農業”等先進概念方面有作為。

  建議成渝兩地,一是可考慮設立巴渝立體農業循環經濟東南亞示范區,中南半島—巴渝鄉村發展綜合試驗基地,橫斷山—緬北山地可持續發展試驗區﹔二是可以通過微生物發酵床養殖技術示范推廣中心,幫助一般農戶發展小型生態化養殖為基礎的立體循環農業,還可以向下推進到緬甸泰國老撾等中南半島。

2021年6月10日,梁平區安勝鎮龍印村,從空中俯瞰“萬石耕春·千年良田”水稻種植基地。(資料圖片)特約攝影 劉輝/視覺重慶

  重慶日報:如何看待《規劃》提出的“一軸三區四帶”?

  溫鐵軍:歷史上川渝本來就是一家,川渝地域相接、氣候相近、農業主導產業相似,共建農業帶有很多共同之處,但與此同時,在發展上也有很多不同,比如重慶立足丘陵山地發展的是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四川則依托成都平原優勢,更多發展的是平原農業。

  如果不從國家重大戰略出發,形成對接中央戰略重點的規劃,則會沉陷在一般的規劃內容裡。

  《規劃》應該強調的基本區情是,兩地的地理條件導致區域差異很大,農村也是“十裡不同風”,確實不可能用同一套現代化方式來搞同一化。相反,隻有各美其美才能發揮各自的特點和優勢,實現美美與共。

  重慶日報:在《規劃》提出的產業帶當中,真正形成全產業鏈的少之又少,普遍面臨鏈條短、體量薄弱的情況,全國叫得響的品牌也比較少。今后如何做大這些產業,讓其真正成為促進農民共同富裕的特色產業。

  溫鐵軍:川渝農業與東部區域的比較優勢及資源特點不同,橫斷山脈輸送南方水汽上攻到秦嶺蔓延到大巴山所形成的西部獨特氣候帶及其多樣性淺表地理資源決定的多元化物種資源,決定了川渝農業不可能照搬東部地區的經驗,隻能走一條多樣化的“優質高效”生態化現代農業的道路。

2021年10月24日,長壽區長壽湖,大洪湖水產公司的工人正在捕魚。通訊員 樊強 攝/視覺重慶

  具體怎麼探索?

  首先要強調各個產業集群都要融入美麗鄉村才能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獲取增值收益。

  其次是要強調城鄉融合戰略及其要素自由流動促進市民下鄉,才是決定鄉村旅游成敗的關鍵因素。

  其三要體現“巴渝農耕文化”特色,抓緊利用大數據,形成數據庫,對不同消費層次的客戶做分類。然后對這部分有投資能力的客戶提供資產包,盡可能考慮引入中小微企業及中等收入市民等小規模投資人,吸引他們來創新創業。形成一個社會共同投資的平台,才能實現產業層次升級,帶動活化鄉村資源要素,也使農民和村集體通過持有長期性財產收益而實現共同富裕。

  重慶日報:川渝建成高質量農業帶,如何求同存異,實現合作共贏?

  溫鐵軍:實現優質優價是建設高質量農業帶的關鍵,不在於傳統“數量型增長”強調的多大面積和多大產量,而在於特殊氣候地理條件下的特色產業的優質高效如何實現再定價,當務之急是解決優質不優價的問題。

涪陵區江北街道二渡村村民處理收獲的青菜頭。(資料圖片)張政 攝/視覺重慶

  川渝農業合作有了“路線圖”>>>

  如何合作 布局“一軸三帶四區”空間格局

  根據《規劃》,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的規劃范圍包括重慶市中心城區及萬州、涪陵等29個區(縣),四川省的成都、自貢、瀘州等15個市,總面積18.5萬平方公裡,《規劃》范圍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范圍保持一致。

  成渝兩地農業在全國佔據重要地位,以耕地和糧食產量為例,兩地耕地面積1.09億畝、佔全國耕地總面積的5.7%,是西部地區農業生產條件最優、集中連片規模最大的區域之一。同時,兩地耕地復種指數較高,形成了夏收作物、秋收作物、晚秋作物一年三季的耕作制度,糧食產量穩定在4500萬噸以上,佔全國的6.9%﹔油料產量達400萬噸以上,佔全國的12.4%

  《規劃》提出構建“一軸三帶四區”空間格局。在定位上,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將建成全國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全國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先行區、全國農業農村改革開放先行區、西部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區。

  近年來,重慶形成以柑橘、榨菜、檸檬、生態畜牧、生態漁業、茶葉、中藥材、調味品、特色水果、特色糧油等十大現代山地特色高效產業集群。四川則大力發展以川糧油、川豬、川茶、川菜、川酒、川竹、川果、川藥、川牛羊、川魚10大優勢特色產業。

  市農業農村委發展規劃處副處長余協中說,“一軸三帶四區”的布局正是對兩地優勢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的綜合考慮。同時,在定位上,農業帶根據兩地產業優勢也有所側重,其目的是將沿線、沿江、沿界毗鄰地區串聯起來,實現規模化、集約化、標准化、錯位發展。

  “現代、高效、特色精准定位了農業帶的發展方向。”余協中舉例說,糧油、生豬、柑橘就是兩地的優勢特色產業,對此,內江隆昌市與重慶榮昌區共建的“雙昌”合作園,就是立足糧油和生豬產業打造的現代畜牧業高地。

  柑橘方面,川渝毗鄰地區(安岳潼南大足等)圍繞優質檸檬產業區優勢,聯合簽署並發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際檸檬產區聯盟宣言》,實現檸檬全產業鏈的抱團發展。

擁有獨特“熊貓眼”的榮昌豬。(受訪者供圖)

  如何推進 以7方面35項重點任務為抓手

  雖然優勢特色明顯,但兩地農業高質量發展也面臨不少挑戰。

  “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仍處於緊平衡狀態,農產品相對過剩與結構性短缺問題交替出現,農業產業特而不優等問題突出。”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發展規劃與農業園區處副處長孫先勇說。

  作為農業帶推進的具體抓手,《規劃》明確了7個方面35項重點任務:包括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大力拓展農產品市場、推動城鄉產業協同發展、推進長江上游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提升資源要素保障水平等。

  “從這些重點任務來看,可分為兩類,一是國家任務,二是合作事項。”市農科院院長苟小紅介紹,農業帶建設首先要承載國家任務,建設國家優質糧油保障基地、打造國家重要的生豬生產基地。

  如在建設國家優質糧油保障基地方面,成渝兩地率先探索,在川渝25個重點水稻區縣聯合開展優質水稻品種“神9優28”淹水直播綠色高效種植技術示范。

  合作事項方面,則以園區為載體,探索跨行政區域的農業合作新機制、新模式。

  比如,去年6月初,川渝兩省市整合、構建3個跨省農業合作園區,包括達州市開江縣和重慶市梁平區(稻漁園區)、內江市隆昌市和重慶榮昌區(生豬和糧油園區)、資陽市安岳縣與重慶大足區(糧食和中藥材園區),探索涉農產業合作新模式。

  與此同時,兩地共同推動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外,城鄉產業協同發展方面。近日重慶市大足區、潼南區13個街鎮、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安岳縣38個鄉鎮共建美麗巴蜀宜居鄉村示范帶先行區,共同打造宜居宜業幸福美麗鄉村“試驗田”。

  如何保障 建立聯席會議機制 制定任務清單

  “路線圖”已定,如何保証推進有序?對此,《規劃》明確系列保障措施,包括健全推進機制、創新合作模式、強化農業執法保障、加強督促考核等。

  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規劃》,農業農村部、四川省政府、重慶市政府將建立部省市共建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聯席會議機制,每年至少舉行一次工作推進聯席會議,研究解決共建相關重大問題。川渝兩省市分管領導牽頭,原則上每半年舉行一次協調會議,落實部省市聯席會議安排部署。

  兩地還將共同制定農業帶建設年度任務清單,推進農業帶建設事項化、清單化、項目化、責任化,並將重點任務落實情況納入年度考核。“政府做規劃,市場唱主角。”該負責人表示,在創新合作模式方面,兩地還將共同組建農業投資公司,按照市場化運作模式籌集建設資金,統籌用於區域內重大項目和平台建設。

  余協中稱,在園區協同管理方面,目前,正探索成立由兩地區(縣)分管領導擔任雙組長的合作示范園區聯合領導小組,同時組建合作園區管委會,主抓園區規劃和產業發展,以確保農業帶建設推進有序。

  “隻有打破行政區劃的界限和壁壘,協調兩地的資源要素合理配置,共同做大做強產業,才能發揮農業帶的最大效應。”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說。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謀大抓小、謀遠抓近的思路,立足干好自己的事,推動抓好合作的事,切實推動成渝現代高效農業帶建設走深走實。”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說。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